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关于经济决策结果的不确定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济学是决策的科学研究,这些决策将影响稀缺资源在竞争目标之间的配置。只要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人们常采用术语“世界状态”来描述不确定性。形式上,可以定义集合的某种世界状态
,集合
中的某项决策
,以及集合
中的某种结果
,并保证在任意的世界状态
内的任意的决策
的结果
是唯一确定的。这样就要求必须精确地定义世界状态,使得任何决策在给定的世界状态中的结果不可能不止一种。给定可能的世界状态组成的集合
,任意的决策
将引出一个“或有结果函数
”,将
映射到结果集合
内,即:
在经济学中,按照所考虑的“世界状态”是哪一方面,可以出现各种不同种类的不确定性。①外生不确定性。有关的变量类似消费者偏好和厂商的技术。没有一个经济系统可以减少外生不确定性,虽然保险可能有助于减轻不利事件对个人的影响,但是另一类不确定性与经济系统本身的运行有关。②内生不确定性。在市场经济中,买主不能确定他是否会遇到合适的卖主。反之亦然。双方都不能肯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交易,就如搜索理论和讨价还价理论所阐述的那样。来源于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而这正是经济学家要去解释和预测的工作。
此外,要注意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可以相互作用。在现代经济中,一类重要的不确定性是有关经济政策,以及它们对税制、利率、公共支出等影响的。这就是政策不确定性。不过,至少对经济学家来说,它实际上是外生不确定性的一种形式。根据“外部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学家D.卡斯(David Cass)和K.谢尔(Karl Shell)认为不存在外生变量(如消费者偏好和厂商技术)的不确定性,它们将构成“内在”不确定性,是一类人们自然地预期将要影响经济社会中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