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地质工程 . 工程地质及地质灾害 .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

深部裂隙

/deep fissure/
条目作者邓辉

邓辉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155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15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工程边坡内部200米深度以上处出现的新鲜且无填充物的开裂缝隙。

英文名称
deep fissure
所属学科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边坡卸荷带的发育深度一般为水平深度50~100米,而深部裂隙分布于边坡内部水平深度约200~300米处,甚至更深的地带。深部裂隙几乎都出现在高地应力地区的高陡边坡体内部,即高地应力地区的高山峡谷地带。深部裂隙分布方式受岩性、岸坡结构及岸坡应力场分布特征的影响。深部裂隙具有与边坡卸荷所产生的浅表部拉张裂缝相似的形态特征:①表面光滑,没有明显擦痕。②张开度差别大。③裂隙规模小,延展性不强,连通率低。与浅表部拉张裂缝不同的是,深部裂隙较新鲜且内部无填充物。深部裂隙的变形模式包括缓剪陡张型、缓倾张剪带型、顺剪反张型和引张型4类(见图)。深部裂隙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地质构造、应力场强度、边坡结构和边坡形态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边坡内部局部应力集中,当超过边坡岩体的强度极限后,岩体产生损伤,从而形成了深部裂隙。深部裂隙对工程边坡的影响有限,但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边坡中,当受到内外动力作用或充水的影响,裂隙进一步扩大发展,将会对边坡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透水和增加导致岸坡不稳定的因素两方面。

深部裂隙变形模式深部裂隙变形模式

  • 彭少文,贺金明,孙冠军,等.高陡边坡深部卸荷张拉裂缝的成因机制探讨.人民长江,2015,(14):32-3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