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公安技术 . 消防技术与工程 . 防火技术与工程 . 建筑防火

疏散走道

/exit access corridor/
条目作者李孝斌

李孝斌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95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9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

英文名称
exit access corridor
所属学科
公安技术

疏散走道的设置应保证逃离火场的人员进入走道后,能顺利地继续通行至楼梯间,到达安全地带。与避难走道相比,疏散走道只需要满足人员顺利通过的需要,因此,疏散走道的消防安全设防水平比避难走道低。

疏散走道要在布置形式、宽度等方面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才能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疏散走道的宽度应经计算确定,同时要满足最小宽度要求。最小宽度的设置,需要考虑满足人流股数的需要,中国人单股人流的宽度在0.55~0.6米左右。同时,还要考虑人员行走所需要的空间。常见的疏散走道最小宽度参数有1.1米、1.3米、1.4米、1.5米等。

疏散走道的布置应满足以下原则:①走道应简捷,并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诱导灯。在1.8米高度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突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③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④疏散走道尽量有2个疏散方向,避免设置袋形走道。所谓袋形走道,是指只有一个疏散方向的走道,图1和图2中黑色加粗实线圈出的部分为袋形走道。疏散走道的布置形式可以分为双面布房和单面布房,双面布房的疏散走道如图1所示,单面布房的疏散走道如图2所示。

图1 双面布房的疏散走道图1 双面布房的疏散走道图2 单面布房的疏散走道图2 单面布房的疏散走道

另外,剧院、电影院、礼堂、观众厅、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内,连通疏散门与座位之间的通道也称为疏散走道,同样要满足一定宽度要求,保证人员尽快疏散,如图3所示。

关于疏散走道的具体设置要求,可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等相关标准。 

图3 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图3 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