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在中国主产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山东、四川、云南等地。一般为野生,也有栽培。
木樨科连翘属落叶灌木。又称旱连子、大翘子、空壳等。以其干燥果实入药,药材名连翘。
连翘在中国主产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山东、四川、云南等地。一般为野生,也有栽培。
小枝浅棕色,梢四棱,节间中空无髓。单叶对生,偶有三出小叶,叶片宽卵形至长卵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花先叶开放,1至数朵簇生于叶腋;花萼四深裂;花冠黄色,裂片4,雄蕊2,柱头2裂。蒴果木质,表面散生瘤点,成熟时2裂似鸟嘴。种子多数,有翅。花期3~4月。果期7~9月。
野生于海拔800~1800米的山坡、林下和路旁。海拔较低的地段只开花不结果。一般酸碱性土壤均可生长,盐碱地例外。性喜湿润、凉爽气候,较耐寒,幼龄阶段较耐阴,成年阶段要求阳光充足。萌芽力强,每对叶芽都能抽枝梢,每年基部均长出大量新枝条。小枝一般于2月下旬~3月上旬萌动,3月中旬~4月中、下旬先开花,后放叶。花有二型,长花柱和短花柱,在栽培中两者混杂种植时结果率高。
连翘可采用种子、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砂土地,于3月上、中旬播种。播前应将种子用25~30℃温水浸泡处理萌芽后即行播种。播时在畦面上开横沟条播,行距25~30厘米。用种量约3千克/亩。播后覆土盖草保持湿润。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3~4厘米定苗。做好松土除草、追肥、排灌等管理。当年秋或翌年春即可出圃定植。
选用通透性能良好砂土地,靠近水源。秋季落叶后至发芽前扦插。选用1~2年生健壮枝条,截成15~20厘米长的插穗,留2~3个芽,按10厘米×25厘米株行距插入苗床,深度以露出床面1~2个芽为宜。插后立即灌透水保持床面湿润,注意水肥管理,秋后即可出圃定植。
栽植地宜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背风向阳的缓坡地。种植前进行翻地,按株行距1.5米×2米挖穴,挖长、宽、深为0.8米×0.8米×0.7米的穴。施基肥与底土混匀。一般秋后整地。
苗高50厘米时即可出圃定植。栽植前先在穴内施肥,每穴施有机肥10~15千克。栽时要使苗木根系舒展,分层踏实,定植点要高于穴面。
连翘田间管理要点有:①中耕除草。郁闭前,应及时中耕除草。②施肥。郁闭前,每年4月下旬、6月上旬结合中耕除草各施肥1次,每次施农家肥2000~2500千克/亩。郁闭后,每隔4年深翻林地1次。每年5月和10月各施肥1次,5月以复合肥为主,10月施厩肥。③抗旱排涝。注意好干旱时浇水和多雨时排水。
在定植后幼树高1米左右时,以自然开心形和灌丛形进行整形修剪。同时于每年冬季将枯枝、重叠枝、交叉枝、纤弱枝以及徒长枝和病虫枝剪除。生长期还要适当进行疏剪短截。
主要害虫有钻心虫,可通过杀虫剂诱杀防治。
连翘果实初熟期在8月中旬,果皮呈青色时采下,置沸水中煮片刻或放蒸笼内蒸0.5小时,取出晒干,外表呈青绿色,商品称为青翘。9月下旬~10月上中旬,果实熟透变黄,果实裂开时采收,晒干,筛出种子及杂质,称为老翘。
连翘药材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之功效。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内含连翘脂素、连翘苷、连翘酚、熊果酸、齐墩果酸、牛蒡子苷及其苷元、花含芦丁等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