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遥感遥测信号与信息处理】 . 遥感 . 遥感器

遥感器

/remote sensor/
条目作者陈宗骘

陈宗骘

最后更新 2023-05-24
浏览 135
最后更新 2023-05-24
浏览 13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远距离检测地物和环境所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的设备。

英文名称
remote sensor
所属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常安装在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高度的遥感平台(如飞机、高空气球和航天器)上。一切物体都在不断地发射和吸收电磁波。向外发射电磁波的现象通常称为热辐射。辐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和其他物理性质有关,并且是按波长分布的。一切物体都能反射外界来的、照射在它表面上的电磁波,反射强度与物体的性质有关。利用不同波段的遥感器可以接收这种辐射的或反射的电磁波,经过处理和分析,有可能反映出物体的某些特征,借以识别物体。

按设计时选用的频率或波段来划分,常用的遥感器有紫外遥感器、可见光遥感器、红外遥感器和微波遥感器等。①紫外遥感器。使用近紫外波段,波长选在0.3~0.4微米范围内。常用的紫外遥感器有紫外摄影机和紫外扫描仪两种。近紫外波段的多光谱照相机也属于这一类。②可见光遥感器。接收地物反射的可见光,波长选在0.38~0.76微米范围内。这类遥感器包括各种常规照相机,以及可见光波段的多光谱照相机、多光谱扫描仪和电荷耦合器件扫描仪等。此外,还包括返束视像管摄像机以及可见光波段的激光高度计和激光扫描仪等。③红外遥感器。接收地物和环境辐射的或反射的红外波段的电磁波。已使用的波段在0.7~14微米范围内。其中0.7~2.5微米波长称为反射红外波段,如红外摄影机采用的波段(0.7~0.9微米),多光谱照相机中的近红外波段,美国的陆地卫星上多光谱扫描仪中的第6波段(0.7~0.8微米)和第7波段(0.8~1.1微米),专题制图仪中的第4波段(0.76~0.9微米)、第5波段(1.55~1.75微米)和第7波段(2.08~2.35微米)等。3~14微米波长称为热红外波段。机载红外辐射计和红外行扫描仪,陆地卫星4号和5号上多光谱扫描仪中第8波段(10.2~12.6微米)和专题制图仪的第6波段(10.4~12.5微米)等部分,都属热红外波段。④微波遥感器。通常有微波辐射计、散射计、高度计、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和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等。

按记录数据的不同形式划分,遥感器又可分为成像遥感器和非成像遥感器两类。成像遥感器又细分为摄影式成像遥感器和扫描式成像遥感器两种。

按遥感器本身是否带有探测用的电磁波发射源来划分,遥感器分为有源(主动式)遥感器和无源(被动式)遥感器两类。

还有更多的检测环境信息的仪器也可称为遥感器,如声呐、大气遥感中常用的安装在地面的微波辐射计和气象雷达以及超短脉冲地下探测器等。遥感器分类如表所示。

遥感器分类

各种遥感器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可以互相补充。例如,光学照相机的特点是空间几何分辨力高,解译较易,但它只能在有光照和晴朗的天气条件下使用,在黑夜和云雾雨天时不能使用。多光谱扫描仪的特点是工作波段宽,光谱信息丰富,各波段图像容易配准,但它也只能在有日照和晴朗天气条件下使用。热红外遥感器和微波辐射计的特点是能昼夜使用,温度分辨力高,但也常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微波辐射计的空间分辨力低,更使它在应用上受到限制。侧视雷达一类有源微波遥感器的特点是能昼夜使用,基本上能适应各种气候条件(特别恶劣的天气除外)。在使用波长较长的微波时,它还能检测植被掩盖下的地理和地质特征。在干燥地区,它能穿透地表层到一定深度。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的空间分辨力很高,分辨力不会因遥感平台飞行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国防和国民经济中都有许多重要用途。

遥感器已从可见光波段扩展到红外和微波波段,从无源发展到有源。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微波有源遥感器受到人们重视。合成孔径雷达成为20世纪80~90年代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的主要遥感器。多频、多极化的合成孔径雷达,以及新谱线激光遥感器也颇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