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科学技术 . 新兴产业

精致农业

/refined agriculture/
条目作者王宏杰

王宏杰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176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17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科技密集、品质优良、具有市场潜力且可维护生态环境的农业类型。

英文名称
refined agriculture
所属学科
农林经济管理

旨在通过区域化的特色布局、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产业化的经营模式等,生产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最终形成兼具质量与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精致农业的基础是高投入和高科技,核心是高标准和高质量,特点是精和特,目标是高质量、高价格和高收益。为了促进精致农业的发展,一般采取引进优质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发展设施栽培农业、发展观光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等多种措施。

以台湾地区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农业劳动力外流以及农民收入偏低的背景下,为了发展农业、建设农村与照顾农民,台湾地区提出了发展精致农业的重大举措。主导思想是使台湾地区的农产品生产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用科学技术改进农产品品质,由追求农产品数量的增长转变为追求品质的提高,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与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经过多年的发展,台湾地区的精致农业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大农场模式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机械化水平以及集约化生产程度均有所提高,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推动了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 姜亦华.台湾发展精致农业的成功经验.群众,2015,(5):79-80.
  • 何文彪.台湾省发展精致农业概况.广东农业科学,1989,(5):4-5.
  • 王前忠.台湾省的精致农业.世界农业,1993,(6):53-54.
  • 王前忠,王凌西.关于台湾省的“精致农业”.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6):20-22.
  • 武力超,施桑桑,黄中余.后ECFA时代两岸农业合作的前景分析——基于台湾精致农业视角.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S2):146-149.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