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主产于中国东北地区,内蒙古、河南、安徽、陕西等省(自治区)也有分布。
龙胆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4个义项)
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药材名龙胆。
龙胆主产于中国东北地区,内蒙古、河南、安徽、陕西等省(自治区)也有分布。
龙胆株高30~60厘米。根状茎短、圆柱形、周围簇生多数黄白色具环纹的根,稍肉质,长30~60厘米。茎直立,单一或2~3茎丛生。叶对生,无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数朵簇生于茎顶或叶腋;叶状苞片2,花萼钟状,裂片短于萼管;花冠蓝紫色钟状,裂片5,三角形;雄蕊5,子房具柄,花柱短。蒴果梭形,每果有种子2000~4000粒,种子条形,细小,千粒重2.6~3毫克。花期8~9月。果期9~10月。
龙胆喜阳光充足,凉爽气候。耐寒,最适温度为20~25℃。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为佳,微酸性或中性(pH为5.5~6.8),含水量40%左右土壤生长良好。空气相对湿度80%为宜。
龙胆以种子繁殖为主。播种前将种子进行室内控温催芽,50%露白时播种,播种量2~3克/米2,不覆土。当叶枯萎,越冬芽外露时移栽。1年生苗行距15~20厘米,2年生苗25~30厘米,株距5厘米。
结合翻地施足底肥,做成高畦。移栽后及时除草,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注意追肥,除留种田外及时摘除花蕾。病害有立枯病、斑枯病、叶枯病等,害虫有花蕾蝇等。以预防为主,可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
种植3年后的秋季采收。挖取根部后,去掉茎、叶,洗净后阴干。干到七成时,将根条顺直,捆成小把,再阴干至全干即可。
药材龙胆味苦,性寒。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健胃除烦的功能。主治高血压、头晕耳鸣、目赤肿痛、胸胁痛、胆囊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膀胱炎、阴部湿痒、疮疖痈肿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