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虽然未明确提出肝气上逆的概念,但在有关篇章中对肝气太过和所表现的症状做了论述。如《素问·玉机真脏论》在论述肝病时说:“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并对其症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颠疾。”
因大怒或郁怒伤肝,或突然的情志刺激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升发、疏泄太过,使气机逆乱。肝气逆有上逆、横逆之不同,气机逆于上部则影响头目的生理功能,故头目眩胀;横逆克脾犯胃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故吞酸呕吐;气逆于中则两胁窜痛、急躁易怒。肝气逆的主症为急躁易怒、头目眩晕胀痛、两胁窜痛、胃脘胀痛,此外还伴有多梦失眠、吞酸嗳气、肠鸣腹泻、月经先期、脉弦、面容急躁等。肝气上逆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胀、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舌红、苔薄白,脉弦,或因血随气逆而出现吐血、咯血,甚至脑部出血而致卒然昏厥等症状。
气逆于上则见头晕头胀;血随气逆、郁积于上则见面红目赤,若血在上部溢出血管之外,可见吐血、咯血,甚至脑部出血而卒然昏厥;肝失疏泄,失其柔顺舒畅之性,可见情绪急躁易怒。治宜疏肝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