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中医药 . 中医基础理论 . 病机 . 寒热病机

上寒下热

/upper cold and lower heat/
条目作者安海燕吕志平
条目作者安海燕

安海燕

吕志平

吕志平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38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3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同一时间内,身体上部表现为寒性、下部表现为热性的证候。寒热错杂的表现之一。

英文名称
upper cold and lower heat
所属学科
中医药

最早见于《灵枢·刺节真邪》:“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

上寒下热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正常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被破坏,出现阴盛于上、阳盛于下而产生。胸膈、心、肺、胃等偏于上的脏腑部位有寒,小肠、大肠、肾、膀胱等偏于下的脏腑部位有热,即可同时症见胃脘冷痛、呕吐清涎,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赤等症。治疗若用清药则下热未除而上寒加甚,用温药则上寒未除而下热加甚,因此宜用上温下清之法以两顾之。《望诊遵经·五色六部合参》曰:“脉经云,阳乘阴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栀子豉汤吐以升之。阴气上争,心腹满者死。”

寒热错杂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对寒热错杂证中的表现进行了细化的分型,通过表里、上下部位的区分,对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骆文斌,吴承玉.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与治法探析.中医药学刊,2005,23 (12):2229-2230.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