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苏联成功研发200孔玄武岩熔融拉丝技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玄武岩纤维进行研究。21世纪,纤维产能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乌克兰和中国。
玄武岩纤维的生产工艺路线为“投料→熔化→拉丝”,是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和二氧化钛等氧化物组成的玄武岩石料在1450~1500℃高温熔融后,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高速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工艺路线短,能耗少。
玄武岩纤维密度为2.65克/厘米3,单丝直径为7~17微米。天然玄武岩纤维的颜色一般为褐色,有些似金色。玄武岩纤维的耐温范围比较宽泛,可以应用在-260~+800℃的条件中,其耐碱性能和耐酸性能都要优于普通的玻璃纤维,抗氧化耐水解性能也比玻璃纤维要好得多,弹性模量是玻璃纤维的1.3倍左右,可以达到100吉帕,抗拉强度甚至可以达到4000兆帕以上,初始模量225吉帕。
玄武岩纤维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性佳、抗氧化、抗辐射、绝热隔音、过滤性好、抗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高,适应于各种环境下使用,且性价比高,已广泛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材料、造船材料、隔热材料(见图)、汽车材料、高温过滤织物以及防护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