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学 . 经济学 . 空间经济学 . 城市经济学 . 城镇化

城镇化

/urbanization/
条目作者李刚

李刚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584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58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英文名称
urbanization
所属学科
经济学

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城镇化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狭义上讲,一般是指人口城镇化,是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其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和强化的过程。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通常以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镇化城镇化城镇人口的实质内涵是居住在城市或集镇地域范围之内,享受城镇服务设施,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特定人群,它既包括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又包括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或城郊农业的农业人口,其中一部分是长期居住在城镇,但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

一般而言,工业化和城镇化自然伴随以城市建成区和工业发展区大规模扩展的“空间城镇化”进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空间城镇化”大量占用耕地的同时,现有城市空间的扩张却并没有主要为不断进入城市务工的迁移人口提供生活用地,而是主要以工业开发区为主体的生产建设用地作为既有城市居民住房改善的生活用地(房地产用地)以及基础设施用地。

  • 顾朝林.城市化的国际研究.城市规划,2003,27(6):19-2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