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志为喜,喜伤心。”后世医家延续使用。
喜现指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及相应的表情及行为变化。心在志为喜,喜乐太过,则易于伤心,使心的气血暗耗、心神失养,导致心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出现心悸、心慌、精神涣散,甚至精神不能集中、精神失常等症状。
古人认为心藏神,正常的喜乐可使精神愉快、心气舒畅。若狂喜极乐,则会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如《灵枢·本神》曰:“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临床常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多汗出、胸闷、头晕、头痛、心前区疼痛,甚至神志错乱、喜笑不休、悲伤欲哭、多疑善虑、惊恐不安等症状,还可导致精神、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严重者还可危及人的生命,大喜造成中风或突然死亡,中医称之为“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