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工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计量学 . 通用知识 . 计量人物

钱学森

/Qian Xuesen/
条目作者隋金波

隋金波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118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11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911-12-11~2009-10-31)

中国现代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载人航天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

英文名称
Qian Xuesen
出生日期
1911-12-11
出生地点
中国上海
去世日期
2009-10-31
去世地点
中国北京
国籍
中国

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又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在美籍匈牙利力学家T.von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1881~1963)的指导下深造。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导弹研究。1947~1955年间任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

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今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

钱学森在计量领域的贡献主要有:①应用力学。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最突出的是提出了跨声速流动相似律,并与导师卡门一起最早提出高超声速流的概念,为飞机在早期克服热障、声障提供了理论依据。钱学森和卡门还共同提出了球壳和圆柱壳的新的非线性失稳理论。与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程。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②物理力学。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进行研究。1953年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出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 孔祥言.钱学森的科技人生.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