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应用 . 可视化与混合现实 . 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 科学可视化

向量场可视化

/vector field visualization/
条目作者陶煜波

陶煜波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150
最后更新 2024-12-03
浏览 15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将物理过程产生的或与之相关的现象通过可视化以人眼能感知的图像形式显示的技术,其目的是展示场的导向趋势信息,表达场中的流体模式和识别关键特征区域。

英文名称
vector field visualization
所涉及学科
计算机科学技术

向量场是指空间采样位置上记录一个向量的数据场,此向量表示某个方向或趋势。向量场大多来源于科学计算和实验探测,如计算流体动力学产生的数据、测量设备获得的风向等。根据是否随时间变化,可以分为稳定向量场和时变向量场。

向量场可视化在科学计算和工程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飞机设计、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气象预报、海洋大气建模和电磁场分析等。在实际应用中,二维或三维流场记录了水流、空气等流动过程中的方向信息,是应用最为广泛、研究最深入的向量场。因此,流场可视化是向量场可视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向量场可视化的关键是设计感知有效的流表示方式描绘其流动信息,常见的可视化方法包括图标法、几何法、纹理法和拓扑法。图表法是采用简单易懂的图标逐个编码向量及相关信息,常用的图标包括线条、箭头和方向标识符。图标的朝向、长度、颜色等视觉通道可以用来编码向量场的信息,如箭头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其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图标法简单易懂,在气象等领域常用图标表示风向信息,但对于采样较为密集的向量场,容易导致杂乱无章,无法揭示数据的内在连续性。

几何法采用不同类型的几何元素,如线、面和体,模拟向量场的特征。常用的方法是粒子跟踪法,其模拟粒子在向量场中以某种方式流动,获得的几何轨迹可以反映向量场的流动模式。流线描述一个粒子在稳定向量场上的流动轨迹,迹线描述一个粒子在时变向量场上的流动轨迹,脉线描述一个粒子集合从一个起始点不同时间发射,在之后的某一时刻获取该集合中粒子的位置并连接形成的轨迹。与曲线相似,基于曲面的可视化方法分为基于稳定向量场的流面和基于不稳定/时变向量场的脉面等。基于体的可视化将粒子撒入向量场,捕获粒子的运动轨迹,形成三维流体,并转化为四面体集合,并通过标量场可视化的直接体绘制进行可视化,展示向量场的整体特性,如聚合、分散、旋涡等。

纹理法将向量场转化为一帧或多帧纹理图像,直观地展示向量场的全貌,揭示向量场的关键特征和细节信息,能够有效弥补图标法和几何法的相互重叠、结果不完整等缺陷。常见方法包括随机噪声法、线积分卷积和纹理平流。随机噪声法以单点作为生成纹理的基本单元,将随机位置(均匀分布)、随机强度的点混合形成噪声纹理,并沿向量方向对噪声纹理进行滤波,纹理条纹反映了向量场的方向。线积分卷积以随机生成的白噪声作为输入纹理、根据向量场数据对噪声纹理进行低通滤波,生成的纹理不仅保持原有的模式,又能反映出向量场的方向。与随机噪声相比,线积分卷积法纹理细节清晰,能够精确地刻画向量场的特征,如汇点和旋涡等。纹理平流是可视化时变向量场的重要方法,根据向量场方向移动一个纹理单元或一组纹理单元,实现向量场特征的刻画。

拓扑法主要基于临界点理论,即任意向量场的拓扑结构由临界点和连接临界点的曲线或曲面生成,其中临界点是向量场中各个分量均为零的点,如鞍点、螺旋点、交点、聚点和中心点。此方法是对向量场的抽象描述,展示向量场的主要信息,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向量场进行区域分割。其主要步骤包括:临界点位置的计算和分类;连接临界点的积分曲线或曲面计算,即向量场区域边界。拓扑法具备丰富的数学理论基础,适用于任意维度、离散或连续的向量场。

  • 李思昆等.大规模流场科学计算可视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 T. T. Lim, Alexander J. Smits.Flow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and Examples. 2nd Rev.ed..London:Imperial College Press,2012.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