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态学 .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态学〕 . 保护生态学 . 〔生物多样性编目与监测〕 . 生物多样性凭证 . 虚拟博物馆

虚拟博物馆

/virtual museum/
条目作者黄晓磊

黄晓磊

最后更新 2024-07-25
浏览 264
最后更新 2024-07-25
浏览 26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实体生物标本馆或博物馆的在线化展示平台。旨在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促进自然历史展示、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又称数字博物馆。

英文名称
virtual museum
又称
数字博物馆
所属学科
生态学

虚拟博物馆是在全球互联网高速发展、网络信息交流和共享日益频繁,以及社会文化需求不断提高这一大背景下出现的时代产物,具有打破地理限制、信息丰富、渗透力和交流性强的特点。在结构功能上,虚拟博物馆既是一个集信息资源收集、整理、传递为一体的电子化系统,也是一个数字知识存储和组合应用的数据库,还是一个标本展示和交流的有效传播平台。

与传统博物馆相比,虚拟博物馆以众多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打破了实体博物馆在时间和空间上以及在标本保存环境和技术上的诸多限制。借由互联网技术,公众可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对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馆藏资源进行多层次和多方位的了解,这一方式显著拓展了博物馆展示、教育和研究的功能。因此,虚拟博物馆是传统博物馆的延伸和补充。

虚拟博物馆这一概念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世界知名的博物馆,比如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标本资源数字化、在线展示和信息共享方面进展较快。21世纪以来,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加强了对标本资源数字化的支持,中国虚拟生物博物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建设不足、网络访问率低、在线展示效果欠佳等不足之处。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多领域的交互发展,内容和形式上更具思想性、创新性和多元性的虚拟生物博物馆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最终实现与传统博物馆的有机融合。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