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张网捕捞作业于20世纪50年代始于中国山东沿海,60年代传入江苏赣榆。因渔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渔获量较高,逐渐向江苏南部推广。90年代中后期,海蜇资源开始衰退,生产船只也开始减少。2009年,辽宁省此作业方式占张网总数的45.22%。2015年,江苏省此作业渔船约100艘。
主要分布于中国辽宁、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沿海。有单片张网、框架张网和有翼单囊张网等。渔具没有统一的标准,取决于作业海区水深、渔船功率吨位、使用习惯及操作熟练程度等因素。网具共同特点是网线较细、最小网目尺寸较大。
并列单片张网。网列由5~30片网片并列而成,各网片通过叉纲、锚缆连接至铁锚,合理选择锚缆长度和浮沉力比例,使渔具浮于水体表层,形成与水流垂直的一排网列,拦截随水流触网的海蜇。在辽宁、山东、江苏沿海海蜇生产海区广泛应用,作业渔场水深5~25米,渔船功率范围58.80~183.7千瓦。其中,江苏渔船主机功率88.20~147.00千瓦,配有助渔、导航和通信设备,船员4~5人,单船可带网10~20片。一般在平潮前起网,1天2次左右。渔期为7~8月,主汛期10天左右。
双锚有翼单囊张网。渔具由网衣(网翼、网身、网囊)、纲索(叉纲、上下纲、力纲、锚缆)和属具(浮沉子、铁锚)组成。作业时,先将1只铁锚抛入海中,然后顺次抛下相应一端的锚缆、叉纲和网翼以及网身。网具伸展后,再将另一端的网翼、叉纲和锚缆抛入海中,然后抛第2只锚。有时将几个海蜇网连在一起作业。一般在平潮时起网。渔船功率14.70~198.45千瓦,船员4~9人,单船带网数5~40顶。
单锚张纲张网。渔具结构及作业原理与帆张网相类似(见帆张网捕捞),所不同的是主尺度较小,用线规格较细,囊网尺寸按规定相应放大。
海蜇张网鱼汛期多在7~8月份,正值伏季休渔期,实行特许捕捞许可证制度,并规定捕捞作业起止时间和网具的最小网目尺寸。江苏省海蜇张网最小网目尺寸不得小于90毫米。有囊型张网(如单锚张纲张网等)“伏休”期捕捞海蜇一直存在争议,管理会更为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