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原料茧质的差异,许多蚕茧只经过渗透、煮熟、调整、保护4个煮茧过程难以达到缫丝的需要,还需要经过煮茧前处理以充分利用原料。煮茧前处理方法有浸渍处理、触蒸处理、喷雾给湿处理、干热处理等,其中常用的是浸渍处理和触蒸处理。
首页
[{"ID":42423,"Name":"工学"},{"ID":88744,"Name":"纺织科学与工程"},{"ID":126779,"Name":"丝绸"},{"ID":126780,"Name":"制丝"},{"ID":126784,"Name":"制丝工艺"},{"ID":126786,"Name":"煮茧"}]
. 工学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丝绸 . 制丝 . 制丝工艺 . 煮茧煮茧前处理
/pretreatment of cocoon cooking/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15次
对渗透前的原料茧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改善和调整茧质差异,有利于茧渗透和煮熟均匀的工艺。
- 英文名称
- pretreatment of cocoon cooking
- 所属学科
- 纺织科学与工程
将干茧放入温水中进行浸渍处理,主要目的是调整茧层各部位丝胶的膨润性能,缩小茧层各部位的通气通水性差异,利于茧层丝胶膨润趋于一致。同时,保护茧外层丝胶,提高茧的抗煮能力,降低缫折,减少颣吊。在循环式煮茧机上采用的上槽浸渍属浸汤法,一般把干茧放在50~70℃的温汤中浸渍2~4分钟。上槽浸渍主要对茧层起渗润作用,并使茧层外层结有水膜,对外层的丝胶膨润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一些抗煮能力弱的差原料,通过上槽浸渍,可以缩小茧层抗煮力的差异,提高抗煮能力,降低缫折。
利用饱和水蒸气对煮茧前的干茧进行湿热处理,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自主研发的一项煮茧前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改善茧层胶着点的均匀度,提高生丝洁净、清洁度,减少茧的吊糙。触蒸工艺有机内触蒸、机外蒸层触蒸、高温触蒸和减压触蒸4种。生产上使用的触蒸前处理方法主要有低温长时间触蒸处理(机外蒸层触蒸)和高温短时间触蒸处理(高温触蒸)两种。
对茧进行喷雾、喷洒冷水或热水,或者将茧浸湿后在湿润状态下装入湿茧袋,放置数小时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改善茧层、特别是改善内外茧层的吸水均匀性有着显著效果,对于提高解舒、减少瘪茧(改善茧层通水性能)也有一定效果。但这种前处理方法比较烦琐,而且洒水不易均匀。
在煮茧机上槽处装管加热或经烘茧机复烘一次的方法。在80℃左右温度下,对干茧进行干热预处理,使原料茧抗煮力增大,茧层含水率均匀,不仅可以提高净度(l~2分)还可减少丝故障,干热处理还可减少缓折,但解舒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