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抗原可以借助T细胞表面来间接诱导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产生针对半抗原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抗体,在半抗原的免疫分析方法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抗原合成方法:①直接偶联法。对于具有氨基(—NH2)、羧基(—COOH)、羟基(—OH)等活性基团的半抗原,可直接通过化学偶联法、化学生物学偶联法或免疫学标记法与载体进行偶联得到人工抗原。其中以化学偶联法最为常用,它是利用偶联剂或交联剂等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使半抗原上的活性基团与载体上的基团通过共价作用连接,从而获得人工抗原。②间接偶联法。如果半抗原没有可直接与载体共价连接的活性基团,或虽具有活性基团但这些基团将要作为人工抗原的抗原决定簇,或因空间位阻的干扰会影响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决定簇,则必须采用间接偶联法,即对半抗原进行重新设计,找到合适的修饰位点并采用化学方法连接上具有一定碳链长度且端基为活性基团的连接臂,使之能够进一步与载体连接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人工抗原。半抗原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尽量保持半抗原原有的结构特征尽可能暴露在人工抗原的表面,从而最大限度地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从而刺激机体产生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抗体。因此半抗原分子中的修饰位点应该尽可能远离半抗原的特征结构部分和官能团,以保持其特征结构充分暴露。在修饰位点对半抗原进行化学修饰的目的在于使之具有可以能够与载体进行偶联的活性基团,必要时还需引入合适长度的连接臂以避免载体蛋白对半抗原分子结构的屏蔽作用。修饰后的半抗原与载体的偶联与上述直接偶联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