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学 . 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经济〕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创新型企业家精神

创新型企业家精神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条目作者乔晓楠

乔晓楠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45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4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家有开阔眼界,善于发现机会,锐意进取,敢于冒险的精神。

英文名称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所属学科
经济学

关于创新型企业家精神的思想,较早见诸奥地利-美国经济学家J.A.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02-08~1950-01-08)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熊彼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特认为创新是将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建立一种从未出现过的生产函数。因此在经济体系中引入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即是发展的实质,而产生这一新组合的自发性突破即为创新活动。

熊彼特进一步将创新概括为5个方面:①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改良并发现新特性。②改革并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如从手工的单件生产方式到机械化批量生产方式,再到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③开辟新的市场,如将某一制造业部门的销售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④发现并控制新的原材料或中间投入品,如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投入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工程机械等行业的生产。⑤发现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比如改变某一行业的现有市场结构。简而言之,创新即发现新产品、新工艺、新要素、新市场、新组织方式或管理机制以创造“新组合”,并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创新的实质即“创造性破坏”,是打破旧的生产结构、建立新的生产结构的过程。在创新过程中,创造和破坏是相伴而生的动态演变过程。

企业追逐垄断利润的心理不断刺激企业寻求新工艺、寻找新的生产要素、创造新产品和新的管理体制。在创新过程之中存在着激烈的企业竞争,由于未能实现自发性突破而导致竞争力较低的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而凭借先进技术拥有较高竞争力的企业则留在市场之中,实现优胜劣汰。并且,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在位企业将淘汰企业的原料、设备、资金等重新组合,不断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创新的“创造性破坏”这一过程,可以明显地发现企业在创新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企业家即为创新者,是创新的主体和动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理、企业主等都能成为“企业家”,而且“企业家”也并不是一种职业,只有发现“新组合”并实现“新组合”的人才能够被称为“企业家”。只是单纯重复原有生产过程的活动而不进行创新的人则不是“企业家”。

熊彼特认为下述内容是企业家创新的动机,即“首先存在有一种梦想和意志,要去找到一个私人王国,常常也是(虽然不一定是)一个王朝。其次,存在有征服的意志:战斗的冲动,证明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冲动,求得成功不是为了成功的果实,而是为了成功本身。最后,存在有创造的欢乐、把事情办成的欢乐,或者是施展个人能力和智谋的欢乐”。可见,拥有创新型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会不断带领企业在“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发现新产品、新工艺等,产生“新组合”,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 熊彼特,J.A..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