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层是指冻土发生季节性冻、融的层位,冻土层上水在冷季时以固态形式存在或从介质中挤出,在暖季时则从固态冰转化为液态水。冻土层上水也常赋存在永久冻土层上的非贯通融区中,如位于河(湖)床或河岸上部的融区。冻土层上水在暖季时以永久冻土层为隔水底板,具有自由水面,普遍接受大气降水、融雪水、冰川融水或地表水的补给,以泄流、泉或蒸散发的形式排泄,具有潜水的特征;在冷季时,冻土层上含水层自上而下逐渐冻结,在冻结深度未达到永久冻土层时,夹在中间的未冻区内的地下水承受附加压力,且难以接受来自地表的水分补给,具有承压水的特点。对于非贯通融区中的冻土层上水,可有两种情况发生:含水层的上部在寒季冻结,下部仍保持液态,形成寒季半冻结的永久冻土层上水;含水层无论暖季还是寒季都不发生冻结,形成全年不冻结的永久冻土层上水。在非贯通融区中,冻土层上水的补给和排泄主要发生在含水层和覆盖其上的地表水体之间。
冻土层上水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