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波兰城市经济学家B.马利士(Bolestaw Malisz)和P.萨伦巴(Piotr Zaremba)在1971年提出。点轴开发理论强调从点到轴的发展中,交通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了要素在空间的流动。最初几个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形成了节点。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些节点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点,并不断向外扩张。随着分工的增加,这些经济增长点的关联性增加,点与点形成经济轴线。从点到轴的发展中,交通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了要素在空间的流动。轴线一旦形成,人口和产业也会进一步向轴线两侧集聚,从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源泉。
点轴开发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并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非均衡发展的战略而实现共同发展。点轴开发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序性,以及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在欠发达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