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能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主张孤立国全境的生产布局以城市为中心;运往城市所需费用大的产品安排在城市近郊生产;易于腐烂的鲜货也安排在近郊生产。离城市越远,产品的运输费用越大,所以以城市为中心,在生产布局上形成许多有规则的、界限相当明显的同心圆境,每个圈境都有自己的主要产品,而且有自己的耕作制度。圈境就是杜能环。
杜能的孤立国共有6个圈境,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第一圈境为自由农作圈。它是距离城市最近的农业地带,主要种植或生产易腐难运的作物或产品,例如蔬菜、水果等产品。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第二圈境为林业圈。主要生产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必须在城市近处(第二圈)种植。第三圈境为谷物与饲料作物轮作圈。主要生产集约化程度较高的谷物产品。第四圈境为谷草休耕轮作圈。这一圈境属于农牧业混合地带,牲畜以圈养为主。第五圈境为三圃式的三年轮作圈。这一圈境是距离城市最远、最粗放的谷物生产区。第六圈境为放牧圈。也称作家畜饲养区,生产以游牧形式为主。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
第六圈境以外的边缘地区,还有一些猎人散居在树林中,靠狩猎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