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国际上分布于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65510,"Name":"生物学"},{"ID":65525,"Name":"动物学"},{"ID":126070,"Name":"节肢动物门"},{"ID":126071,"Name":"节肢动物门"},{"ID":126072,"Name":"昆虫纲"},{"ID":126077,"Name":"扁蚜亚科"}]
. 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节肢动物门 . 节肢动物门 . 昆虫纲 . 扁蚜亚科甘蔗粉角蚜
/sugarcane woolly aphid/
最后更新 2023-06-13
浏览 143次
半翅目蚜科的一种。
- 英文名称
- sugarcane woolly aphid
- 拉丁文名称
- Ceratovacuna lanigera
- 目
- 半翅目
- 科
- 蚜科
- 所属学科
- 生物学
体长1.9~2.4毫米,卵圆形,被厚蜡粉或有蜡丝。头部与前胸愈合,中额两侧各有1个小额角。无翅孤雌蚜触角5节,复眼由3个小眼面组成。腹管短筒状。尾片瘤状。有翅孤雌蚜触角5节,第三到第五节有环形次生感觉圈各20~22个、5~8个、4~7个。前翅中脉分为2叉,后翅有2根斜脉,静止时翅平叠于背面。
全年孤雌胎生繁殖,每年最多可发生20代,在中国以6~9月为害严重。
甘蔗的重要害虫。在叶反面沿中脉两侧群集为害,使叶片变色,并因蜜露引起霉菌繁殖而影响光合作用,被害甘蔗生长受阻碍,含糖量减少。寄主植物有甘蔗、芒、日本芒等。
检查消灭田间蚜虫发生中心,减少越冬虫源;合理安排不同植期蔗地,减少混作;栽培抗虫新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采取乐果涂茎和药剂喷雾;保护利用天敌,可有效抑制蚜虫的发生;利用相思树、水黄皮和木本牵牛等植物提取物防治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