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 世界历史 . 〔亚洲历史〕 . 〔南亚〕 . 印度历史

《政事论》

/Artha-śāstra/
条目作者晋劼韩兴华
条目作者晋劼

晋劼

韩兴华

韩兴华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78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7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古代印度的重要著作。又称《利论》或《治国安邦述》。梵语意为“国王利益的手册”。

英文名称
Artha-śāstra
又称
《利论》《治国安邦述》
成书时间
约在公元前4世纪末到前3世纪初
著者
相传为印度孔雀王朝开国功臣考底利耶
原文语种
梵文

用梵文写成。包含有丰富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和外交思想。相传为印度孔雀王朝开国功臣考底利耶所著,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末到前3世纪初。年代和作者目前尚有争议。全书共15卷,150章,180节。

  《政事论》系统论述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种种问题:君主必须有良好的教养,勤于政事,关心臣民的福祉;枢密大臣、国师、大臣会议和政务大臣等各部门长官辅佐君主共同统治国家。主张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国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国家负责建立新村落,控制商业,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实施对全国的统治,《政事论》提出建立密探活动网,实行密探统治。

  书中还包含大量的民法与刑法内容,对研究古代印度土地所有制、财产关系的性质有参考价值。有关奴隶、雇工问题的记载反映了古代印度奴隶制度和剥削关系的某些特点。不同种姓在财产继承、婚姻关系和刑事处罚方面的不同待遇,提供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情况。

  第3~14卷是关于战争和外交问题的论述,分析了当时国家关系的基本状况,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法则,以及致强争霸的种种方略;认为战争是扩张势力的基本方式;建立强大军队、灵活机动地作战、夺取敌人的土地和城市,是其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印度现代一些史学家,如N.K.辛哈、A.C.班纳吉等,认为《政事论》虽然论述了孔雀王朝的行政制度和社会情况,但并非孔雀王朝的同期作品,因为孔雀王朝的官方语言不是梵文,且书中提到“成捆的中国丝”,但孔雀王朝时期的印度和中国还未有过接触。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