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内标签印刷应用过程是预先在纸张、合成物或膜上印刷标签图文信息,其背面涂布特制的热熔胶黏剂,在塑料产品吹制、注塑或热成型前放入相应的模具内,在塑料制品生成的同时完成标签复合,其结果是模内标签与塑料制品组成一个整体,且基本处于同一平面,几乎没有标签的边缘,如同图文信息直接印在塑料制品表面一样。与普通贴标工艺相比,既省略了贴标工序,又美观大方,而且经久耐用。
20世纪70年代,欧洲开始研发模内标签技术并首先应用于注塑工艺,后来又进一步应用于吹塑领域。如今,模内标签在美国以吹塑工艺为主;在欧洲则以注塑工艺应用更加广泛,并凭此占据全球最大的注塑模内标签应用市场。中国于1995年开始引进模内标签技术,近年来,迅速广泛应用于石油、医药、调料、饮料等行业的相关塑料包装制品。
模内标签印刷的承印材料分为纸张与薄膜(PE、PP、PE+PP等)两大类。由于纸张遇水或受潮后容易变形,其强度及弹性等特性均难以满足高档次模内标签应用。薄膜材料则具有较好的伸缩性能,可随着塑料制品的形状改变而变形,表面一般不会出现起皱现象;薄膜材料的吸墨性也比纸张低得多,可以确保印刷色泽鲜艳、立体感强;薄膜材料一般可与塑料制品选用同质材料,有利于重复利用。因此,薄膜成为当前模内标签的首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