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抗病性的定量指标种类很多,如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病斑数量、病斑大小、潜育期、病原物繁殖量等。还有一些指标可用于特定的病害或特别类型的抗病性。例如对成株根部病害,除了根据根系发病率和严重度评价外,还可用病株地上部高度或干重来表示抗病程度。评价慢病性则可用病情发展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AUDPC)作定量指标,评价耐病性则可用产量损失率或病原菌生物量作指标。
数量抗病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有些植物病害,只发现了数量抗病性尚未发现质量抗病性,如玉米纹枯病。存在质量抗病性的病害同时也可能具有数量抗病性。
人们在研究某些特定的植物病害时提出了一些属于数量抗病性的概念。如部分抗病性(partial resistance)、微效基因抗病性(minor gene resistance)、非小种专化抗病性(non-race specific resistance)和水平抗病性(horizontal resistance)等。
通常认为,数量抗病性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没有小种专化性。但有的数量抗病性也有不太明显的小种间差异或某种程度的专化性。数量抗病性受环境因素、病害流行特点和菌量因素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