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理学 . 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 . 病原物寄生

病原物寄生性

/parasitism of pathogen/
条目作者赵杰

赵杰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22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2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病原物在植物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和现象。

英文名称
parasitism of pathogen
所属学科
植物保护学

植物是提供营养物质的一方,称为寄主(host);病原物是攫取营养的一方,称为寄生物(parasite)。植物病原物是异养型生物,需要依靠寄生获取营养物质而生长和发育,同时对寄主造成损害,导致寄主罹病。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是其基本属性,是两种不同的性状。

病原物通过两种方式从寄主植物获得营养物质。一种是寄生物(病原物)先杀死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而后从中攫取养分;另一种是直接从寄主植物活体内获取养分,并不立即杀伤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前一种营养方式为死体营养,营这种生活方式的寄生物称作死体寄生物(necrotroph);而后一种类型则称为活体寄生物(biotroph)。一些寄生物可以是活体寄生物或死体寄生物,称为半活体寄生物(hemi-biotroph)。

还有一种划分病原物寄生程度的方法,即将只能活体寄生的寄生物,称为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以寄生生活为主,但生活史中有一段时期营腐生生活的,称为兼性腐生物(facultative saprophyte);以腐生生活为主,但生活史中有一段时期营寄生生活的,称为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saprophyte)。腐生物(saprophyte)只能以死亡的有机体为营养基质,无寄生性。活体营养的病原物的寄生(性)能力最强,为进化程度较高的寄生物,具高度寄生专化性。它们可以在植物的活细胞中生长发育,对寄主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较小。一旦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其也随之停止生育,迅速死亡,不能脱离寄主营腐生生活。锈菌、白粉菌和霜霉菌就是常见的营活体营养的病原物,它们侵入寄主后,侵染菌丝在植物细胞间隙内生长蔓延,仅在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内形成吸器(haustorium),与寄主进行物质交流。在整个侵染过程中,受侵染的寄主细胞都保持存活状态。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