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波兰华沙,卒于赴德国卡塞尔演出途中。启蒙老师是M.弗伦克尔[注]。10岁时其演奏受到波兰小提琴家B.胡贝尔曼的欣赏,并把他推荐到小提琴教育家弗莱施·卡尔门下,使他的演奏技巧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12岁举行独奏会,15岁进行旅行演出。1936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跟随法国小提琴学派的代表人物J.蒂博深造,丰富了自己的演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谢伦格投身反法西斯战争,用音乐为前方战士、盟军伤员及难民演出300多场。1941年为保护3000名波兰难民而来到墨西哥游说,并在战争结束后加入墨西哥国籍。此后,他协助墨西哥政府创办了墨西哥大学音乐学院并亲自任教。1956年他曾在欧美各国巡回演出。
谢伦格的艺术造诣高深,技术精湛,风格优美典雅、自然端庄,融汇了德国和法国学派的特点。他的曲目丰富,对J.S.巴赫的6首无伴奏组曲和奏鸣曲的诠释被公认为是最权威的演奏。他还善于发现和推广新作品,如发现和首演了已经失传的N.帕格尼尼e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等。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室内乐演奏家,曾与钢琴家A.鲁宾斯坦、W.肯普夫,大提琴家G.皮亚蒂戈尔斯基[注]、P.富尼耶等人合作录制了L.van贝多芬、F.舒伯特和J.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室内乐作品的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