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理学 . 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 . 植物抗病蛋白

植物抗病蛋白

/proteins for disease resistance/
条目作者汤春蕾

汤春蕾

最后更新 2023-09-26
浏览 145
最后更新 2023-09-26
浏览 14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植物中由抗病基因编码的能与病原物无毒基因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蛋白质。

英文名称
proteins for disease resistance
所属学科
植物保护学

植物的ETI天然免疫过程就是由抗病蛋白介导的,当抗病蛋白被相应的效应蛋白激活后,引起类似于动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超敏反应,进而抑制病原菌的侵染。抗病蛋白作为抗病基因的直接产物是结构性表达的,是病原物无毒基因直接或间接产物(激发子)的受体,调控植物对病原物的反应类型。抗病蛋白本身不具抑制病原物的活性,只有在寄主与病原物互作的活体状态下才能体现出来,具有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与特定的病原物类型有关。目前已经克隆的抗病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产物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大多数抗病蛋白具有保守的结构域,包括保守的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 binding site; NBS)及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 rich repeat; LRR),有的抗病蛋白还含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结构域等。NBS结构域是抗病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在NBS与LRR之间通常还含有其他小的保守结构域,与NBS一起被称为NB-ARC结构域,与动物的Apaf-1和CED-4具有同源性,可能参与结合并水解核苷酸,调控抗病蛋白的活性。LRR结构域相对多样化,能够识别病原菌的无毒蛋白或激发子,引起NB-ARC构象改变,释放ADP,结合ATP,激活抗病蛋白活性。呈较高多态性的LRR能够帮助抗病蛋白识别病原菌,参与了病原菌的识别与信号转导。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