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农学 . 兽医学 . 总论 . 〔国外兽医学家〕

巴斯德,L.

/Louis Pasteur/
条目作者蔡建平陆承平
条目作者蔡建平

蔡建平

陆承平

陆承平

最后更新 2023-10-11
浏览 507
最后更新 2023-10-11
浏览 50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822-12-27~1895-09-28)

法国微生物学、化学家,微生物学、免疫学、疫苗学的主要奠基人。

英文名称
Louis Pasteur
出生日期
1822-12-27
去世日期
1895-09-28
出生地点
法国如拉省多尔
去世地点
巴黎

生于法国如拉省多尔(Dore,Jura),卒于巴黎。

1839年入贝桑松皇家学院学习哲学,1840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842年在第戎获得科学(普通科学)学士学位。1843年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巴黎高师),1845年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并获物理学教授资格。后应化学家A.J.巴雷(Antoine Jérôme Balard,溴元素发现者)之邀回巴黎高师任其助手进行晶体学研究;1847年以化学和物理2篇毕业论文获博士学位,发现有机化合物(酒石酸)的光学异构性和消旋作用,奠定现代“立体化学”基础。1848年受聘为斯特拉斯堡大学化学教授,1858年到里尔大学任新成立的科学学院院长,进行发酵研究,在此提出励志名言:“在科学研究的观察领域,机会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1857年后,先后在巴黎高师、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地质物理化学系、索邦大学有机化学系任教授、主任。 1887年开始创办巴斯德研究所,任所长直至去世。在里尔大学时发现啤酒酵母是酒精发酵的本源,由其将糖转化为酒精和碳酸,推翻当时流行的“发酵是由分解引起”理论,创立“微生物发酵理论”;提出“需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概念及生物化学理论和发酵工艺上的“巴斯德效应”;创立加热杀灭微生物保存啤酒、牛奶等的“巴氏消毒法”并无偿公开专利。受C.R.达尔文《物种起源》启发,经过一系列高温灭菌、隔离培养等实验研究,1861年断定“任何生物都不能自生”,提出“生源说”,从而推翻盛行200多年的“自然发生说”。指出只要有适当的消毒措施,就可以杜绝病人的手术感染,从而直接影响了J.李斯特1863年以石炭酸(苯酚)溶液建立外科手术消毒方法。这期间还首先认识到养蚕生产中流行的“僵蚕”是因致病性“微粒子”(现称为“微孢子虫”的一类真菌)感染,“蚕软腐病”可能由细菌(现已知是浓核病毒)所致,建立以显微镜检查雌蛾是否携带“微粒子”、销毁带虫雌蛾所产蚕卵的预防措施,是蚕病研究的奠基之作。随后又提出传染病都由特定病原体所引起的“病因说”,1880年以《论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为题,系统论述了迄今仍广泛使用的“一种疾病、一种细菌、一种疫苗”的传染病控制理论。通过观察发现微生物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可发生毒力减弱,于1879年发明“禽霍乱疫苗”,并将豚鼠引入实验医学研究,开启了人工致弱减毒活疫苗研究和实验免疫学的新时代。1881年用类似方法(高温培养法)发明牛羊炭疽减毒疫苗,1882年与学生L.蒂利耶(Louis Thuillier)共同发现猪丹毒丝菌,并经兔体传代致弱研制出疫苗。1885年利用干燥法和兔体传代培养法研制成功狂犬病疫苗。1887年10月23日脑出血再次发作,仍竭力领导巴斯德研究所的建设及其研究工作。

巴斯德一生成就斐然,提出传染病发生的细菌病因说,发明炭疽和狂犬病疫苗,建立家喻户晓的巴氏消毒法,并以言论“科学虽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影响着一代代科学工作者。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