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从非洲南部到中亚、东亚,再到东南亚,北到中国东北、俄罗斯,都有它们的踪迹。
食肉目猫科豹属的一种。又称金钱豹、花豹。
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从非洲南部到中亚、东亚,再到东南亚,北到中国东北、俄罗斯,都有它们的踪迹。
在豹属动物中体形较小,略大于雪豹。头圆,颈短,耳背黑色,上有明显白斑,耳尖黄色。四肢强壮,前足5趾后足4趾,具有可伸缩角质化的灰白色锐爪。头部毛短,鼻端裸露。颈背部有黑斑点和黑斑环,嘴侧上方各有两排斜形白色胡须。不同分布区的豹毛皮颜色深浅不同,通常背部黄色最深。虹膜黄色,夜视力强,月光下眼内会有磷光闪耀(见图集)。
独居动物,具有很强的领地性,同性个体家域不重叠,一只雄性个体家域会与一到多只雌性个体的家域重叠。不同地区的豹因为猎物密度不同拥有大小不一的领地范围,通常认为领地内豹的数量和猎物的数量比在1∶90到1∶300之间。捕猎约90种不同的猎物,主要包括有蹄类动物、鸟类及猴子等。和其他猫科动物一样,豹会在密林的掩护下潜近猎物并且突然袭击,攻击猎物的颈部或口鼻部,令其窒息。
雄性和雌性都有可能同时拥有不止一位伴侣,不同地区的豹交配繁殖期不相同,孕期约3个月,每胎2~3仔,初生幼体500克左右,幼仔12~18个月离开母豹,独立生活。约3年性成熟。寿命10~20年。
由于豹是行踪隐秘的动物,统计它们的野生数量有相当的难度。但因栖息地丧失或被分割,食物资源被人类掠夺,再加上商业捕猎或被视为害兽,其种群规模和分布范围正在缩小,基因多样性持续下降。
虽然被称为天生的猎手,但亚洲地区很多豹的栖息地与虎相同,猎物又有80%的重叠,使得体形较小的豹一再避让,加剧了与当地居民的冲突。同时豹的毛皮在市场上价值很高,导致非法盗猎屡禁不止,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其中多个亚种都处于濒危状态。
1975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9年将豹评估为易危(VU)。1988年12月1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豹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严禁捕杀。为了维持圈养的豹的种群数量,已有针对各亚种的保护计划。例如,东北豹已被IUCN列为极危(CR),并受到美国物种生存计划(SSP)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