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经济学 . 经济学 . 保险学 . 商业保险 . 〔风险管理和保险〕 . 风险

风险

/risk/
条目作者完颜瑞云

完颜瑞云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631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63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某一特定环境下,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不确定性。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其发展是保险发展的客观依据,也是新险种产生的基础。

英文名称
risk
所属学科
经济学

几个世纪以来,“风险”一词已经改变了自身的含义,它的使用变得更加普遍并应用于多种情况。“风险”一词分别于16世纪中期和17世纪后半期出现在德语和英语引用中,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丁术语“riscum”已经在此之前的多个国家如德国中使用了很长时间。事实上,“风险”一词首先出现在中世纪,与航海保险有关,并且用于说明可能影响某次航行的风险,“当时,‘风险’特指一个客观危险的可能性、神的行为、不可抗力、一场狂风骤雨或者其他不能归咎于错误行为的海洋风险”。因此,风险这个概念排除了人的过失和责任因素。风险被意会为诸如暴风雨、洪水和传染病这些并非人为的自然事件。这样一来,人类只能试图粗略估计正在发生此类事件的可能性并且采取行动减少其影响。

风险的含义及其应用的变迁与现代化的进程有关,现代化开始于17世纪并在18世纪快速发展。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实现现代化的欧洲国家试图卓有成效地控制人口和应对由工业革命过程中大规模城市化和工业化所造成的社会变迁和动荡。概率和统计科学被发展为计算标准和鉴别偏离标准的手段,也因此体现了当时认为理性的计数和排序可以治理社会紊乱的想法。在18世纪,利用概率数学中的新理念,风险这一概念开始被科学化。到了19世纪,风险的概念不仅被限定在自然领域,而且“也存在于人类当中,在他们的行为中,在他们的自由中,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在他们与所处社会彼此联系的这一事实当中”。在19世纪中期发展的某种经济理论中,风险是区别于不确定性的。这个区分说明有一种非决定性,是不以对各种可选概率的可能性的理性计算为条件的,根据不同选择的可能性之可能的理性推测。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06-05~1946-04-21)利用这一区别说明投资者的行为应属于受不确定性而不是风险规律支配的范畴,因为他们被“动物精神”驱使着。“就其本性而言,这种‘动物精神’是不以概率或‘风险’分析为条件的”。

现代主义者的风险概念还包括风险可能有好也可能有坏的思想。随着风险概念在保险业中的发展,风险一方面可以指机遇或可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指损失和破坏。在20世纪末,风险和不确定性与“好风险”和“坏风险”之间细微的差别逐渐消失。正如英国人类学家D.M.道格拉斯(Dame Mary Douglas,1921-03-25~2007-05-16)指出的,现在对风险的使用与概率计算没有太多的联系。概率科学领域在过去向风险这一概念招手,建立了两者最初的联系:当时“风险”这个词指危险;“高度风险”指非常多的危险。现在“风险”一般只用于联系消极的和不受欢迎的结果,不指积极的结果。

人们重视风险与风险管理,起因于风险的属性。风险的基本属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①自然属性。风险是由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所引起的,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繁衍生息的基础。自然界通过地震、洪水、雷电、暴风雨、滑坡、泥石流、海啸等运动形式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经济生活造成损失,对人类构成风险。自然界的运动是有其规律的,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的程度。②社会属性。不同的社会环境下,风险的内容不同。风险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产生的,这是风险的社会属性。风险事故的发生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力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例如战争、冲突、瘟疫、经济危机、恐怖袭击、车祸等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影响和支配的。③经济属性。风险的经济属性强调风险发生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即风险与经济的相关联性。只有当灾害事故对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造成损失时,才体现出风险的经济属性,也才因此称为风险;否则,不定义为风险。例如股市风险、信用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等,都可能造成相关的经济损失。

①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风险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风险形成和发展的条件,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彻底消除风险。风险的客观性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基础。②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在人们生产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时刻威胁着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如地震、洪水、火灾、意外事故的发生等。③风险的可变性。风险总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其变化,有种类与数量的增减,也有质的改变。其因素变化主要由科技进步、经济体制与结构的转变、政治与社会结构的改变等方面的变化而引起。④风险的损失性。风险发生后必然会造成某种损失,对于损失的发生人们无法预料和确定,只能在认识和了解风险的基础上严防风险的发生和减少风险所造成的损失。⑤风险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客观的、普遍的,但就某一具体风险损失而言,风险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随机现象。⑥风险的社会性。风险与人类社会的利益密切相关,时刻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社会性。⑦风险发生的可测性。虽然单一风险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对于总体风险而言,风险事故的发生却是可测的,可运用概率论和大数法则等方法统计、分析总体风险事故的发生,以研究风险的规律性。风险发生的可测性为保险费率的厘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风险的组成要素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这三者缺一不可,且相互联系。需要说明的是,风险事故必须是由特定的风险因素引起,并且风险事故是风险损失的直接原因。

根据不同的标准,风险可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根据风险产生后果的不同,可分为纯粹风险投机风险;根据风险产生的环境,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根据风险损失的范围,可分为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根据风险损害的对象,可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根据风险的效应,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 REJDA G E,MCNAMARA M J.Principles of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12th edition.Upper Saddle River:Pearson Education,2014.
  • 勒普顿 D.风险.雷云飞,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 刘平.保险学原理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 孙祁祥.保险学 . 6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