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领域 . 医学免疫学 . 〔肿瘤免疫学〕 . 肿瘤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条目作者于益芝

于益芝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42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4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经人工修饰的靶向特定抗原的、具有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效应细胞。20世纪80年代晚期,由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的齐利格-伊萨哈(Zelig Eshhar)研制开发。

英文名称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其原理是从健康人或肿瘤患者的血液中分离获得T细胞,然后对其进行基因修饰,此基因表达的是一个嵌合蛋白,由能识别某种肿瘤抗原的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与CD3-ζ链或FcεRIγ的胞内部分偶联而成,此嵌合抗原受体能够识别癌细胞表面上的特异性分子。这些经过基因修饰的T细胞在体外扩增并回输患者体内后,能够靶向杀死肿瘤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CAR)是CAR-T细胞的核心部件,使得T细胞能够以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非依赖的方式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并杀伤肿瘤细胞。CAR的基础设计中包括一个通常来源于单克隆抗体抗原结合区域的scFV段的肿瘤相关抗原结合区、一个胞外铰链区、一个跨膜区和一个胞内信号区。根据胞内信号区的差异,可将CAR-T细胞分为四代:第一代CAR介导的T细胞激活是通过CD3ζ链或FcεRIγ上的酪氨酸激活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完成的,其缺乏共刺激信号,因而抗肿瘤活性在体内受到限制,T细胞增殖减少最终导致T细胞的凋亡。第二代CAR在胞内增加了共刺激信号(CD28或CD137),其增殖能力和抗肿瘤效果明显增强。第三代CAR在胞内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共刺激信号(如将CD28、CD137或CD134分子同时组装进CAR里面),部分报道认为第三代CAR-T细胞在抗肿瘤活性、存活周期及细胞因子释放方面均显著提高,也有认为与第二代相比没有差异。最近出现的第4代CAR(又称TRUCK)是应用编码CAR和/或CAR反应性启动子的载体构建CAR,在转基因产生的细胞因子作用下CAR可产生有效的信号,其治疗效果如何尚需验证。 

在临床应用方面,CAR-T细胞在白血病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但是伴随着显著疗效的同时,CAR-T免疫治疗也存在着一些缺点。肿瘤患者往往免疫功能低下,大量异体T细胞长期驻扎患者体内时会攻击HLA不相匹配的宿主细胞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除此之外,CAR-T还存在着脱靶效应、细胞因子风暴、插入突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且对实体瘤没有显著疗效。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