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哺乳纲﹞ . 单孔目

单孔目

/monotremes/
条目作者李权

李权

最后更新 2023-05-16
浏览 257
最后更新 2023-05-16
浏览 25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哺乳纲原兽亚纲现存的唯一一目。

英文名称
monotremes
拉丁文名称
Monotremata
哺乳纲
亚纲
原兽亚纲
所属学科
生物学

因其泌尿、生殖和消化管道末端都通入泄殖腔,共同开口于体外而得名(图1)。现存2科(针鼹科、鸭嘴兽科)3属5种。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为大洋洲特有,是大洋洲的象征。

 图1 单孔目生殖系统示意图图1 单孔目生殖系统示意图

现生哺乳动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卵生,但却具备很多现代哺乳动物的特征,如体表被毛或长的棘刺,能维持恒定的体温,通过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后代,下颌由单一的齿骨组成,中耳具三块听小骨等。同时,单孔目动物仍然残留一些爬行动物的特征,如虽然大脑具有较发达的皮质部,但缺乏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胼胝体结构。肩带具乌喙骨、上乌喙骨和间锁骨(图2);组成腰带的坐骨、髂骨和耻骨不愈合,并具有上耻骨(图3);肋骨和椎骨也是爬行动物式的结构(图4),四肢的运动方式是像爬行动物一样在身体两侧,而非在身体的下方。

图2 早期爬行类、哺乳类(单孔类)和哺乳类(有胎盘类)的肩带对比图2 早期爬行类、哺乳类(单孔类)和哺乳类(有胎盘类)的肩带对比

图3 单孔类特殊腰带结构绿色 上耻骨  红色 坐骨  蓝色 髂骨(肠骨)  紫色 耻骨图3 单孔类特殊腰带结构

图4 针鼹的尾椎(椎体之间残留有类似爬行类的间椎体)图4 针鼹的尾椎(椎体之间残留有类似爬行类的间椎体)

现存单孔目动物成体均无有功能的牙齿(图5),但化石种和鸭嘴兽的幼崽尚具有类似现代哺乳类具有的“三尖式”臼齿。有研究指出现代单孔类牙齿缺失与它们的电感受器有关。单孔类后足跟部有刺,雄性鸭嘴兽会从这些刺根部的足腺中分泌毒素用以自卫,而在针鼹中这些刺已失去效用。

图5 针鼹头骨图5 针鼹头骨

单孔类采取非常奇特的卵生加哺乳的方式繁育后代。雌兽将产下的卵保存于育儿袋内,靠体温孵化出幼兽。幼兽吸食母亲的乳汁发育成长。单孔类动物没有乳头,通过直接开口于皮肤的乳腺分泌乳汁。乳汁中富含其他哺乳动物乳汁中没有的抗菌肽,这是对没有乳头的一种适应。单孔目动物寿命较长,与之相对应,其生殖率较低,亲兽对后代的抚育时间较长。

体温常保持在31℃,低于有袋类的35℃,有胎盘类的37℃。此外,单孔目中针鼹还有一本领,即在天气寒冷时关闭自身体温调节系统以节省能量,恢复活动时再维持正常的体温调节。

起源于哺乳动物早期进化线上一条绝灭了的旁支。在已发现的晚三叠世化石中,柱齿兽目的摩根齿兽类很可能代表单孔类的祖先。最早的真正单孔类化石是发现于1.12亿年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闪电岭白垩纪地层中的硬齿鸭嘴兽化石。

  • 杨安峰,程红,姚锦仙.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朱丽叶·克鲁顿-布罗克.哺乳动物.王德华,等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