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来源于F.恩格斯对中间商作用的论述,是中间商职能的概念应用于图书发行学的产物。既可体现为图书发行活动本身所产生的工作效能或作用,又可表现为图书发行活动为读者、出版业和社会带来的效能或作用。
图书发行功能是随着图书发行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抄本时期,图书商品数量少,发行方式单一、规模有限,图书发行功能仅限于简单的图书交易。进入印本时期,图书商品数量多、需求旺盛,图书发行活动的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逐渐凸显。在这一过程中,其兼具进、销、存、运等功能,内涵日趋丰富和拓展。后印本时期,印刷技术实现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革新,图书发行业竞争加剧,图书发行活动组织筛选和宣传推广优质图书的功能变得更加重要。
图书发行功能由其自然呈现的基本职能和受社会因素制约的社会职能共同构成,具有经济与文化效益对立统一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组织图书商品。图书发行活动是从图书的进发货管理开始的。作为货源组织的两个方面,进货表现为图书发行企业向出版社的购进,发货表现为图书发行企业系统的内部调拨。②销售和宣传图书商品。销售是商品在市场上从拥有者转移到购买者的商业活动。在图书发行活动中,销售使图书实现价值形态的转化,为图书使用价值的发挥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图书销售促进始终伴随着各种方式的图书宣传活动,发挥着传递信息、沟通市场,说服读者、诱发需求,开拓市场、引导阅读等作用。③图书商品的仓储。指经营者为解决图书生产和读者消费之间在时间上存在的矛盾而主动使部分图书在流通领域暂时停留的经济过程,其基本功能是保证图书销售时间与读者购买时机相一致,以此创造图书商品的时间效用。④图书商品的运输。指经营者为解决图书生产和读者消费之间在空间上存在的矛盾而按销售需要组织的图书实体位移活动,其基本功能是保证图书销售地点与读者购买地点相一致,以此创造图书商品的地点效用。⑤服务于出版商和读者。图书发行是沟通出版与读者消费的桥梁和中介,一方面要通过扩大图书商品销售促进出版环节的发展,使出版商在图书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及时得到补偿;另一方面要为读者消费服务,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引导读者积极消费。
图书发行功能实现的意义和影响:①促进出版发行行业的繁荣发展。图书发行活动是寻找市场与图书商品销路必不可少的联系中介,其中货源组织是决定图书商品流通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销售宣传是活跃图书市场和扩大服务的重要手段,仓储运输是实现图书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保障。它们互相联系,共同促进图书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②影响出版企业的经营效益。图书发行的效率决定能否有效开拓市场,增加需求,扩大规模。合理高效的发行工作,可以减少流通领域的资源消耗,促进出版过程的可持续发展。③引导读者的消费行为。图书发行活动通过经销品种的选择、发行范围的调控以及促销活动的组织等方式将图书商品有选择地推向市场,会对读者消费心理产生极大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读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