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外形呈伞状,多为四辐对称,常透明。个体从数毫米到2米不等,有的甚至更大。身体结构简单,一般不具有硬体骨骼,其伞状体边缘常长有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能长达20多米。绝大部分水母都是海生的,只有极个别的可能出现在淡水区域。在海中主要生活在近岸较浅水区域,但也可出现在百米左右的较深水域及不同海洋水体深度和不同纬度的海域。
水母有水螅型水母和钵水母两种。水螅型水母没有口道和隔膜,但具有缘膜,个体一般较小,甚至很小。钵水母又称真水母,其腔肠具隔膜,周围还有四个胃囊,口呈十字形,具口道和口腕,常不具有缘膜,伞缘常变成扇形的缘瓣,具有复杂的水管系。钵水母的成年个体一般都在10厘米以上,大的可以超过2米,触手展开可达40米宽。
已知最早的水母化石记录来自前寒武纪的埃迪卡拉动物群,在世界多地均有产出。因其缺乏硬体骨骼,化石多为印痕,多见于细粒砂岩和石英岩中,也可见于轻微变质的板岩或板状中-薄层灰岩中,只有极个别地区可见特异保存的水母化石,保存有其软体部分甚至其肠道内的物质(如澄江生物群和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这两个化石库)。见诸报道的水母化石主要是前寒武纪和寒武纪早期的记录,之后就很少在化石记录中报道,这与后生动物大发展之后对软躯体动物遗体的破坏增加和增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