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年,英国J.安德森(James Anderson)博士提出了集装箱运输的设想。1853年,美国铁路开始使用集装箱,1886年,德国开始使用,法国和日本也先后于1928年和1930年使用集装箱。1931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国际集装箱运输局(BIC)。现代集装箱的使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军事运输,并在战后逐步实现技术和装备的民用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球主要国家开始推动集装箱运输的标准化。196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集装箱技术委员会(ISO/TC104)成立,着手研究国际集装箱标准。1964年,ISO/TC104制定了集装箱外形和总重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对集装箱的型号、外部尺寸统一进行规定,并统一了装卸工艺。国际标准集装箱以20英尺普通箱、40英尺普通箱、40英尺高箱、45英尺高箱等规格为主,并且以20英尺集装箱作为一个标准计量单位,称为标准箱(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s,TEU),如40英尺集装箱按2个标准箱计算。2020年,全球集装箱船舶运力达到2.8亿吨,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达到8.2亿标准箱。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集装箱制造产业快速发展。1993年,中国集装箱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的集装箱标准逐步与世界接轨,先后制定了《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GB/T 1413—1998)、《集装箱术语》(GB/T 1992—2006)、《集装箱运输术语》(GB/T 17271—1998)等标准,规定了集装箱的分类、外部与内部尺寸以及额定总质量。
集装箱
集装箱应满足以下特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长期反复使用;适于一种或者多种运输方式载运,在途中转运时,箱内货物不需要换装;具备便于快速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是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便于货物的装满和卸空;具有1立方米及其以上的容积;按照确保安全的要求进行设计,可防御无关人员轻易进入。
集装箱种类较多,按照标准化程度、货物类型和功能等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标准化的适用范围,集装箱可分为ISO国际标准集装箱、国内标准集装箱和非标准集装箱。按照货物类型,可以分为普通货物集装箱和特种货物集装箱。按功能,集装箱主要分为干式、冷藏、罐式、框架式集装箱和其他特种集装箱等,其中干式集装箱又称通用集装箱,最为常用,适用于装载各种干杂货物。
ISO系列各型号集装箱尺寸表
集装箱型号 | 公称长度/英尺 | 外部尺寸 | 最小内部尺寸
| 额定总质量/千克 |
长度/米
| 宽度/米 | 高度/米 | 长度/米 | 宽度/米 | 高度/米 |
1EEE | 45 | 13.716 | 2.438
| 2.896 | 13.542
| 2.330 | 2.655
| 30480 |
1EE | 2.591 | 2.35 |
1AAA | 40
| 12.192
| 2.438 | 2.896 | 11.998 | 2.330 | 2.655 | 30480 |
1AA | 2.591
| 2.35 |
1A | 2.438 | 2.197 |
1AX | <2.438 | <2.197 |
1BBB | 30
| 9.125 | 2.438 | 2.896 | 8.93 | 2.330 | 2.655 | 25400 |
1BB | 2.591
| 2.35 |
1B | 2.438 | 2.197 |
1BX | <2.438 | <2.197 |
1CC | 20
| 6.058 | 2.438 | 2.591
| 5.867 | 2.330 | 2.35 | 24000 |
1C | 2.438 | 2.197 |
1CX | <2.438 | <2.197 |
1D | 10 | 2.991 | 2.438 | 2.438 | 5.867 | 2.330 | 2.197 | 10160
|
1DX | 2.438 | <2.438 | <2.197 |
|
集装箱易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并且箱内货物在运输方式转换过程中不需要换装,便于“门到门”运输。集装箱的产生及其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使货物运输中的装卸作业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大幅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货损货差,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适应了工业经济时代对专业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物流运输要求,支撑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