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大众传播之所以对受众的固有观念和立场只起强化作用,而较少起改变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大众传播媒介需要通过某些中介因素才能产生效果,这些中介因素包括受众的固有观念、选择过程、社团规范等。“中介因素”是哥伦比亚学派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概念。
在“有限效果论”的学术史中,克拉珀被看作“有限效果论”的总结者,他于1960年出版的著作《大众媒体效果》(The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中,对“中介因素论”做了详细总结。克拉珀认为,大众传播产生效果通常需要通过一系列中介因素发生作用,各种中介因素对大众传播内容起着阻碍、曲解、过滤、规避等作用,因此,这些中介因素通常起到辅助大众传播强化受众固有观念的作用,而较少促成重大的变革。由于中介因素的存在,大众传播成为强化现状的因素之一,而非唯一的原因。即使大众传播能够直接起作用,也要考虑到中介因素或者传播情境的影响。因此,大众传播研究需要针对“中介因素”使力。最基本的中介因素有:①个人倾向性(即受传者的固有观念)和选择过程(即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②社团规范(即社团组织对某些问题所持的大体一致的态度、观念和价值观);③个人影响及作用,这种影响是指来自大众传播之外的影响,如舆论领袖、权威人士、媒介把关人;④自由企业制度中大众媒介的性质。
克拉珀在理论中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和“人际影响”传播网络与社会结构,总结概括了美国传播学奠基人之一P.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等对于受众的认识,并且这些中介因素的方向与强度也决定着传播效果的方向与强度。中介因素论的提出不仅指出了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且证明了大众传播“有限效果论”的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