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学 . 经济学 . 制度经济学 . 新制度经济学 . 〔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 . 制度 . 经济制度 . 包容性经济制度

包容性经济制度

/inclusive economic institutions/
最后更新 2023-05-19
浏览 329
最后更新 2023-05-19
浏览 32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使得具有不同家庭背景和能力、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公民都能公平参与经济活动的共享型经济制度。又称广纳性经济制度。

英文名称
inclusive economic institutions
又称
广纳性经济制度
所属学科
经济学

英国是建立包容性制度比较早的国家。光荣革命限制国王和行政长官的权力,并把决定经济制度的权力交给国会。对更广泛的社会部门开放政治,让更多人对政府运作的方式有更大的影响力。光荣革命是创造多元化社会的基础,它本身则以一个政治集权的过程为基础,并加速这个过程。它创造出全世界第一套包容性政治制度。这种包容性政治制度形成了英国包容性经济制度。

光荣革命后,英国政府采取一套为投资、贸易和创新提供诱因的经济制度,坚定地执行财产权,包括赋予创意以专利权体现的财产权,因此大力刺激了创新。政府也保障治安。英格兰法律开始史无前例地适用于所有公民。任意独断的征税减少了,独占权也几乎全部取消。英格兰政府积极促进商业活动,并致力促进国内工业,不仅保护工业活动的扩张,而且动用海军的全部军力以保护商业利益。通过财产权的合理化,英格兰得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运河和后来的铁路,这些对英国产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制度相比,北欧制度的最大特征是其“包容性”体制。北欧国家以其赋予公民最广泛的普选权和相对应的平等社会,可以被称为“包容性”制度发展得最好的。根据美国经济学教授D.阿西莫格鲁[注]J.A.鲁宾逊[注]的分析(见“制度漂移”),像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建立起包容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并非必然,而是偶然的,是偶然事件的作用。

包容性经济制度对一国经济发展有4个方面的影响。

①促进生产力发展,并有利于长期增长。包容性的经济制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经济繁荣。安全的财产权是核心,因为只有拥有这种权利的人才愿意投资和增进生产力。企业家若预期他的生产会被窃取、征收或因为课税而荡然无存,将失去工作的诱因,当然更不会有投资和创新的动机。但这种权利必须赋予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当国家建立起“包容性”政治经济制度时,就会释放每个公民进行创新、投资和发展的一切潜能,给予他们力量,保护他们,国家便会兴盛。

阿西莫格鲁认为:“繁荣的马达是包容性的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不仅给人们从事自己愿意的、最适合他们才能的职业的自由,也提供给他们公平的场所和机会。那些有好主意的人能开创他们的企业,工人们到让他们的生产力最能发挥的地方去工作,不那么有效率的企业被更有效率的替代。” 

②有利于创新。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需要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而创新依赖于经济自由、公平竞争环境、不同背景和社会地位的人能够为创新而竞争,新的创新企业能够不受制于老的创新企业,这些都是包容性经济制度的标志。也就是说,创新需要有包容性经济制度支持所谓的熊彼特“创造性破坏”,即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新人代替旧人,新企业打破旧的垄断。越接近科技前沿,就越需要改变制度,因为可以促进资源重新配置,甚至为其提供便利的制度,并不能帮助国家转向“创造性破坏”,转向创造新产品、新流程这样的创新经济。这就需要有经济自由、公平竞争环境等制度来保证,一方面老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够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老企业不会通过现有的优势,打击新的创新者。

③能让更多人共享发展的成果,是一种共享式增长。包容性制度是建立在非人格化交易基础上的,它是一种有利于更多人的制度,鼓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法律面前平等而保障人的财产权,从而保障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英国、美国这些国家之所以变富了,是因为它们的公民推翻了掌权的精英并建立了一个社会,这个社会的政治权利的分配更加广泛,政府对公民负责,对他们的要求作出回应,广大民众可以利用经济机会。

④具备适应效率。它们的经济和社会能够抵挡各种冲击、战争和彻底的基本变化,并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结构实现长期持续增长。一般来讲,汲取式制度的国家是停滞和增长交替出现,如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而采取包容性制度的国家则是稳定增长,如欧美一些国家。欧美国家已经演化出一种制度结构,非正式行为标准和更重要的正式规则为国家嵌入了这种适应性。这一制度结构提供了一系列引导原理,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和形成适应效率的方式。当人类社会从掠夺与冲突过渡到生产与交换占绝对地位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就会走向繁荣。其实包容性制度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权力的演变史。从深层次看,汲取性制度适应性效率比较低,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当这些制度为精英创造可观的收益时,其他人会有强烈的诱因想取代既有的精英。内斗和不稳定因此成了汲取性制度内在的特性,而且它们不只制造出更低的效率,还往往反转既有的政治集权,有时候甚至导致治安完全崩溃而陷于混乱。寻租和腐败会成为榨取式制度的常态。

包容性经济制度和汲取性经济制度下个人创造财富并致富的路径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美国的比尔·盖茨[注]一度是世界首富,他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或发明创造来获得超额利润成为世界首富的,在他成为世界首富后还经常受到美国联邦法院等的反垄断调查或诉讼,并且时刻面临着微软被分拆的危险,而墨西哥的电信巨子、世界首富C.斯利姆[注]则主要是依靠与总统等当权者的关系垄断了墨西哥的电信产业并将整个电信产业收购为私有财产而致富的。盖茨和斯利姆创造财富或者使个人致富的方式有本质的差别。盖茨是在包容性制度下创造财富并致富的,而斯利姆则是在攫取性制度下通过垄断定价等进行攫取而致富的。

  • 诺思,胡志敏.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1):1-7.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