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为无色有光泽、具有香樟木气味的片状晶体;熔点80.2℃,沸点218℃,相对密度0.9625(100/4℃);易升华,能随水蒸气蒸馏;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和热的乙醇。萘的挥发性大,又有特殊的气味,早期衣物防蛀用的“卫生球”就是用粗萘制造的。
萘比苯易起取代(卤代、硝化、磺化、酰化)反应,生成α-取代产物的速率比β-取代产物快,但β-取代产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大于α-取代产物,因此在萘的取代反应中一般生成α和β-取代产物的混合物,两者的比例取决于试剂的性质、催化剂、溶剂、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
萘可在较低温度(60℃)下磺化,主要生成α-萘磺酸,在较高温度(160℃)下磺化,产物为β-萘磺酸。萘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硝化,生成α-硝基萘和少量β-硝基萘。萘在三氯化铁催化下,在氯苯溶液中氯化,生成α-氯萘;在四氯化碳溶液中生成1,4和1,5-二氯萘;熔化的萘氯化生成多氯萘。萘在无水三氯化铝存在下与乙酰氯起弗里德-克雷夫茨反应,生成α-乙酰基萘和β-乙酰基萘的混合物;如用二氯甲烷作溶剂,主要生成α-乙酰基萘。萘在不同条件下催化加氢,生成四氢化萘或十氢化萘;在不同条件下氧化,生成1,4-萘醌或邻苯二甲酸酐。
萘在工业上由蒸馏煤焦油所得的中油馏分或石油产品裂化所得的高沸点馏分用结晶法分离获得。萘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酐。曾用作驱虫剂、防蛀剂,现已禁用。还可作为橡胶加工助剂和鞣革剂的原料。萘的许多取代产物是合成染料、树脂、药物等的中间体。
萘进入人体后被缓慢吸收,通过肝脏分解成许多种具有溶血性的代谢物,易致溶血性贫血症。急救办法:口服者,饮水、催吐(昏迷时禁用);吸入者须供以新鲜空气,必要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皮肤、眼睛接触者,立即用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