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农学 . 畜牧学 . 〔特种经济动物〕 .

/dog/
条目作者马大君

马大君

最后更新 2023-05-05
浏览 660
最后更新 2023-05-05
浏览 66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食肉目犬科灰狼种家犬亚种动物。又称狗。

英文名称
dog
又称
所属学科
畜牧学

人类饲养数量最多的宠物。俗称“六畜”(猪、马、牛、羊、鸡、犬)之一。在4万~1.5万年前由东亚灰狼驯化而来,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地,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见图集)。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约有犬6亿只,中国约有2亿只。已有39个国家犬业协会和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的30多个协作犬会。

犬

犬的野生祖先是广泛分布于欧亚及美洲大陆的狼(C.lupus),在其他地方也可能保有胡狼(C.aureus)的血统。最初,体形较小的变种狼常在人类住处附近觅得弃骨等食物而留恋不去;也有人将抱回的狼崽养大,性野的离去,温驯的留下。人类发现留下的狼能报警和协助狩猎,便加以豢养和选择,变成能吠叫的家犬。中国早在6000年前的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已有养家犬的记载。犬的用途和类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当人靠狩猎获取衣食来源时,便使用善于发现和追捕猎物的狩猎犬,俗称细犬。火药枪问世以后,便培育出嗅觉发达能辨出猎物藏身处的嗅猎犬,又称枪猎犬。放牧用的牧羊犬,体大、毛长、凶悍的用于保护畜群,聪明善解人意的中型犬用于管理羊群。定居农业需要体大、凶猛的獒看家护院。使用活泼机灵的㹴消灭害兽,保护庄稼。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社会,人们将犬从庭院转入室内,原为宫廷或贵族专宠的小型玩赏犬进入普通人的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狩猎也变成体育运动,将细犬用在博彩业的跑犬场上,而品种繁多的其他犬种则转变成伴侣犬,给日益远离自然的家庭带来慰藉。

犬同狼一样有39对染色体。与狼相比,犬的吻部较短,牙齿较细,头较小。属社会动物,群内有尊卑序列。鼻尖湿润,有凉感。幼犬体温为38.5~39.0℃,成年犬37.5~38.5℃,早晨高,晚上低,日差0.2~0.5℃。心率70~120次/分钟,呼吸频率10~30次/分钟;性成熟年龄母犬7~10月龄,公犬10~16月龄。公犬长年能交配,母犬一年发情两次,多为春、秋季发情。妊娠期59~64天。母犬分娩时自噬胎衣和脐带,并舐干幼仔。大型犬种1胎产8~12仔,中型种产5~7仔,小型种产2~3仔。仔犬初生时聋且盲,12天睁眼,20天才有听觉,此前的排泄需母犬舔舐刺激,粪尿被母犬食除。幼犬45日龄左右可断奶。仔犬宜在2月龄换主。犬1岁之前生长较快,以后较缓。小型种在1岁、大型种在2岁达到体成熟,8岁进入老年,寿命可达15年左右。共5种血型,即A、B、C、D、E型,只有A型血(具有A抗原)能引起输血反应,其他4型血可任意供各型血的犬受血,无输血反应(溶血问题)。

能用叫声(声音语言)、动作表情(身体语言)及气味等传达信息和感情,犬个体之间及与人类或其他动物能通过姿态、动作、叫声、气味等互相传递信息,在其栖息处周围和沿途常以撒尿作为领地和归途标志。

嗅觉灵敏度位居各畜之首,常依赖嗅觉去认识环境事物。犬灵敏的嗅觉主要表现在对气味的敏感程度和辨别气味的能力两个方面。敏感度会因味道的种类而有所差别,约为人类嗅觉的1200倍。犬大约能辨别200万种不同的气味,且具有高度分析的能力,能够从许多混杂的气味中,嗅出它所寻找的那种气味。犬对气味的感知能力可达分子水平。

可分辨极细小或者高频率的声音(超声波)。对声源的判断能力很强。当犬听到声音时,由于耳与眼的交感作用,完全可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使睡觉也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对1千米以内的声音都能分辨清楚。

视力中等。但对移动的物体具有特别的侦视能力,较易在光线暗淡处看见物体。

成犬(恒齿)齿式为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共计42枚。幼犬齿式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共计28枚,缺1枚前臼齿和13枚臼齿。

犬的汗腺很不发达,不能像人一样,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用于调节体温的外分泌汗腺只分布在4只爪子的肉垫上,且非常少,故犬通过张嘴伸舌,大口喘气,分泌大量的唾液蒸发来代替出汗散热,降低体温。

犬的消化道比食草动物要短,犬胃盐酸含量在家畜中居于首位,加之肠壁厚、吸收能力强,所以容易消化肉类食品。

幼犬和老犬睡眠时间较长,年轻力壮的犬睡眠较少。犬一般都是处于浅睡状态,稍有动静即可惊醒,但也有沉睡的时候。浅睡时犬呈伏卧的姿势,头俯于两前爪之间,经常有一只耳朵贴近地面。沉睡后犬不易被惊醒,有时发出梦呓,如轻吠、呻吟,并伴有四肢的抽动和头、耳轻摇。熟睡时常侧卧,全身展开。犬平常睡觉时不易被熟人和主人所惊醒,但对陌生的声音很敏感。

①等级制度。在群居时,也有等级制度。建立这样的秩序可以保持整个群体的稳定,减少因为食物、生存空间和对异性的争夺而引起的恶斗和战争。②睡前转圈。犬卧下前,总在周围转圈,确定无危险后,才会安心睡觉。③喜欢被抚摸。④对陌生人的态度。犬对陌生人的行为准则是根据自己视线的高度来判断对手的强弱。陌生人一靠近,从上面下来的压迫感会使它不安;若采用低姿势,它较容易接受。⑤摇尾。一般在兴奋或高兴时,会摇头摆尾。一般尾巴翘起,表示喜悦;尾巴下垂,意味危险;尾巴不动,表示不安;尾巴夹起,说明害怕;迅速水平地摇动尾巴,象征着友好。⑥避开群体。犬生病时,会本能地避开人类或者其他犬,躲在阴暗处康复或死亡,这是一种“返祖现象”。⑦撒尿标记。狼用尿液标记领地、吸引异性或做路标,从狼演化而来的犬遗传了祖先的这种习性。⑧领地意识。犬具有领地习性,自己占有一定范围,并加以保护,不让其他动物侵入。一般利用肛门腺分泌物使粪便具有特殊气味,趾间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用后肢在地上抓挠,作为领地记号。⑨追猎。喜欢追捕动物。

全世界有400多个品种。

按畜禽品种遗传资源分类:①地方品种。较多,不完全估计约15个。②培育品种。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只有昆明犬。③引进品种。④杂交品种(土犬)。血统较复杂,中、外品种都有,遗传不稳定,在中国分布区域广、数量多,90%在农村。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工作犬、猎犬、玩赏犬、肉用犬和实验犬等。按国际养犬联合会(FCI)分类,有牧业用犬,护卫、侦查、作业犬,腊肠犬,猎犬(猎取大型兽类),猎犬(猎取小型兽类),枪猎犬(非英国品种),枪猎犬(英国品种),细犬和玩赏犬等。按自然分类,有捕鸟猎犬、嗅犬、视犬、牧羊犬、警犬、更犬、斗犬、雪橇犬和玩赏犬等。按体格大小,可分为:①小型犬,体高在35厘米以下的犬种;②中型犬,体高在35.1~54.9厘米的犬种;③大型犬,体高在55厘米以上的犬种。中国古代按用途,又分为食犬、守犬和猎犬。

原属食肉动物,进化后改杂食,喜食动物蛋白,营养需求大体与人相似,但消化纤维的能力很弱,食盐需求少(排盐能力弱),食物清淡为好,啃食消化骨头的能力强。宜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采用科学方法配制的营养完善的商品犬粮,成犬日喂1次,幼犬2~3次。

使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便于饲养管理,为主人工作。根据条件反射原理进行,遵照因犬制宜、循序渐进、巩固提高的原则。

主要疾病是犬瘟热、细小病毒、肝炎和冠状病毒、钩端螺旋体感染、狂犬病。注射疫苗可预防传染病。

  • 徐汉坤.中外名犬鉴赏与养护.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3.
  • 张桃林.农业物种及文化传承.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