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学 . 政治学 . 西方政治思想史 . 〔法国政治思想〕

阿尔都塞,L.P.

/Louis Pierre Althusser/
条目作者郭定平撰韩伟华修订
条目作者郭定平撰

郭定平撰

韩伟华修订

韩伟华修订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89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8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918-10-16~1990-10-23)

法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英文名称
Louis Pierre Althusser
国籍
法国
出生日期
1918-10-16
去世日期
1990-10-23
出生地点
阿尔及尔
去世地点
巴黎

生于阿尔及尔一个银行经理家庭,卒于巴黎。年轻时曾参加天主教青年运动和基督教组织。1936年到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39年应征入伍,1940年6月被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回到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继续学习,194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加入法国共产党。但与法共领导人在理论思想方面一直存在分歧和冲突。20世纪80年代初因患抑郁症而精神失常。主要著作有《保卫马克思》(1965)、《读〈资本论〉》(1965)、《列宁和哲学》(1969)、《政治和哲学》(1972)等。

阿尔都塞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是用结构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创建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主张要用“症候读解法”阅读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即不仅要阅读经典著作的原文,还要探寻深藏在文字背后的无意识结构,“从深处拖出”马克思主义的框架结构。经过“症候读解”,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认识论上的决裂”,即从1840~1845年的人道主义阶段,经过1845~1857年的决裂,过渡到1857年后的成熟阶段。

他认为马克思经过认识论上的决裂,终于摆脱了以前线状因果观和表现因果观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结构因果观,就是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既保持全面性结构对局部性结构的决定性作用,局部性结构对其组成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又坚持局部性结构对于全面性结构、组成要素对于局部性结构的相对自主性。由此,社会被看作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决定社会发展过程的不是某种单一的因素,而是社会结构诸层次内容各种矛盾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决定的,又都是被决定的,每一方都有助于决定全局性结构的本质,又转而被这个结构所决定,社会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的特殊的多元决定的局面。由此,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反经验主义、反人道主义和反历史主义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渐趋衰落,阿尔都塞的基本立场也出现了较大转折,进而公开宣称“马克思主义的危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不过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分析,共产主义这个遥远的前景,也许永远不会实现。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