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人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目的,人是价值判断和价值解释的终极根源。人类应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利用自然,也应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保护自然。人类中心主义思潮源远流长,其最早表述源于古希腊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其后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认为人天生是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目的,然后是基督教的“神学目的论”,强调上帝创造万物是为了给人类提供神恩。进入近代之后,人类中心主义表现形态是R.笛卡尔的“灵魂与肉体二元论”和以I.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优越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包括以W.H.墨迪为代表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J.帕斯莫尔为代表的“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以B.G.诺顿为代表的“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以什科连科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实践的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并不否认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甚至承认自然本身拥有内在价值,但他们强调人本身的利益高于一切自然存在物,人本身的利益才是保护自然环境的根本驱动力。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困境在于:何以证明人是宇宙的中心,人是万物的尺度,根据人类价值和经验来解释和认知世界是否会遭遇困境。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日益重视平等和公正的今天,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不断遭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和批判。
首页
[{"ID":42416,"Name":"哲学"},{"ID":51550,"Name":"哲学"},{"ID":52012,"Name":"伦理学"},{"ID":119948,"Name":"应用伦理学"}]
. 哲学 . 哲学 . 伦理学 . 应用伦理学人类中心主义
/anthropocentrism/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555次
以人类利益为价值原点和评价尺度,将人作为宇宙中心和价值中心的伦理学说。
- 英文名称
- anthropocentrism
- 所属学科
- 哲学
扩展阅读
- 什科连科.哲学·生态学·宇航学.范习新,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 纳什 R F.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杨通进,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 贾丁斯 D.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林官民,杨爱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徐嵩.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 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