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英国约克郡斯基普顿镇一个圣公会教士家庭,卒于英国剑桥郡。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1859年被选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1869年任伦理学讲师,1883~1900年任奈特布里奇讲座伦理哲学教授。主要著作有《伦理学方法》(1874)、《伦理学史纲》(1886)、《政治学原理》(1891)等。其中《伦理学方法》一书在很多方面都标志着古典功利主义的顶峰,对19世纪、20世纪的功利主义及其批判者具有很大影响。
在理论上,西季威克继承了J.边沁和J.S.密尔的功利主义,将其与I.康德的“绝对命令”伦理学原则结合起来,形成了以直觉主义为基础,具有普遍快乐主义和理性利己主义特色的功利主义。并且,他在这种结合中提出三个自明的原理:①公正的原理,即凡是对我来说是正当的东西,在类似的情况下,对所有类似的人来说也是正当的。②仁爱的原理,即像爱自己那样关心爱护他人。③自我和谨慎的原理,即把将来的善和现在的善同等看待,不能厚此薄彼。西季威克认为这三个原理是达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手段。除学术研究外,他还积极推动妇女高等教育的发展,创建了只招收女学生的剑桥纽纳姆学院。此外,潜心研究心灵现象,是英国心灵研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担任该学会的第一任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