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师从语言学家G.莱柯夫。1992年起任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助理教授。1997年至1998年任语言学副教授。1997年至2004年任伊利诺伊大学贝克曼研究院语言学副教授。2004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系和语言学系教授。2014年被选为美国语言学会终身研究员。2016年获“洪堡研究奖”。
戈德伯格同莱柯夫一起开创了认知构式语法(cogni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是构式语法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期间,戈德伯格受到莱柯夫和C.J.菲尔墨的影响开始研习构式语法。认知构式语法继承了菲尔墨的一些学术思想,一是注重构式语法与框架语义学的融合,二是注重对习语等不规则结构的研究,认为无论是规则的语言结构,还是习语等不规则的结构,都是人类语言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不规则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的认识,因为解释不规则结构的理论机制同样可以用来解释规则结构。
戈德伯格的构式语法观点集中反映在她的两本专著之中,即《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1995)和《运作中的构式》(2006)。前者基于语言学、语言习得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构式义、构式功能、构式和其成分之间的关系、构式之间的关系以及构式的能产性、系统性等理论问题;分析和解释了英语双及物构式、使动构式、动结构式,以及way构式等4个构式。《运作中的构式》是构式语法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性著作,研究内容包括人类语言知识的本质、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习得、语言使用与其他普遍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内的概括和跨语言的概括等问题。
戈德伯格的研究聚焦在心理语言学和语言习得等领域,包括语法理论和实验、语言表征、形式-功能的习得和句法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