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储运工程 . 油气物性 . 原油分类 . 原油凝点

原油凝点

/gel point of crude oil/
条目作者孙梦然

孙梦然

最后更新 2023-12-20
浏览 235
最后更新 2023-12-20
浏览 23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油品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冷却到液面不流动时的最高温度。

英文名称
gel point of crude oil
所属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油品的胶凝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没有明确的凝点,所谓“凝固”只是从整体看液面失去了流动性。失去流动性的方式分为结构胶凝和黏温胶凝两种。①结构胶凝。对于含蜡量较高的原油,当析出的蜡晶颗粒足够多,并从分散相转变为连续相时,将形成蜡晶网络,把液态烃包围于蜡晶网络结构中。当形成的蜡晶网络的结构强度足以抵抗一定外力作用时,已观察不到原油的流动,则认为原油达到了结构胶凝。当原油发生结构胶凝后,若外力增大至足以破坏蜡晶网络结构时,又能够观察到原油的流动,原油会在更低的温度下再次胶凝,将首次胶凝的温度定义为原油凝点。②黏温胶凝。对于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的原油,低温下的黏度极高,从而导致原油失去流动性,这种状态称为黏温胶凝。油品的凝点受化学组成、馏分组成等因素的影响,馏分轻、含蜡量低则凝点低,馏分重、含蜡量高则凝点也高。

凝点是评定原油、柴油、润滑油和重油等油品的输送、储存及低温条件下使用时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用于原油凝点测定的标准有国家标准GB/T 510—1983《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和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0541—1994《原油凝点测定法》,此测定方法简便易操作、设备简单,特别适用于生产现场快速监测油品流动性能的变化,或者为制定其他各项指标的实验方案和测试方法提供参考。中国和苏联常用凝点作为评价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欧美各国通常采用倾点。工程上,常用凝点作为原油管道停输后管内原油胶凝可能性的判据。为保证管道停输后能安全再启动,中国原油管道输送现行技术规范SY/T 5537—2000《原油管道运行技术规范》和SY/T 6469—2000《原油管道添加降凝剂输送技术规范》规定,原油进站温度应高于其凝点3℃。值得注意的是,凝点作为原油在非牛顿温度范围内的一个流动性评价指标,与原油经历的剪切历史与热历史有关,故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条件,所测结果可能不同。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