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分类学 . 病毒的分类

埃博拉病毒

/Ebola virus; EBOV/
条目作者刘军

刘军

最后更新 2023-05-23
浏览 472
最后更新 2023-05-23
浏览 47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属的一种。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 EVD)的病原体。

英文名称
Ebola virus; EBOV
丝状病毒科
丝状病毒属
所属学科
生物学

病毒粒子为多形性、长丝状,常见分支,其长度差别很大,有囊膜,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

EBOV包括五个亚型:扎伊尔型(Zaire ebola virus)、苏丹型(Sudan ebola virus)、塔伊森林型(Taï Forest ebola virus)、本迪布焦型(Bundibugyo ebola virus)和莱斯顿型(Reston ebola virus)。前4个亚型均可感染人并引起发病。莱斯顿型与多起猕猴暴发疫情有关,曾在菲律宾的猪中检出,可致人隐性感染。

EBOV于1976年在非洲苏丹南部和刚果(金)首次分离出。此后疫情均发生在非洲,主要集中在中部非洲地区,欧美国家有输入性病例出现。EBOV为动物源性病毒,果蝠可能为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在人群中主要通过接触EVD患者血液及体液,或接触病者尸体感染传播,未采取正确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及家庭护理人员为主要的感染人群。EVD起病急,发热、虚弱无力、厌食、呕吐、腹泻为常见临床症状,部分病人出现皮下及内脏出血,病死率为25%~90%,可通过检测EBOV核酸、抗原和抗体等方法确诊,治疗上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

EBOV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及时发现病例、隔离治疗、追踪和隔离密切接触者,以及对医院和社区的感染控制等。自1976年以来,西非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等国家暴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埃博拉疫情,共报告28616例病例,其中11310例死亡。其间,中国针对非洲暴发疫情首次派出公共卫生专家进行援非抗埃行动,并在西非建立起第一个固定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同时派出多批埃博拉检测队协助检疫工作,在疫情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李昱,任翔,刘翟,等.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病学、生态学、诊断、治疗及控制.科技导报,2014,32:15-24.
  • GAO G F, FENG Y.On the ground in sierra leone.Science,2014,346:666.
  • LIU W J.On the ground in western africa: From the outbreak to the elapse of ebola.Protein,2016,7(9):621-62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