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态学 . 全球生态学 . 〔全球生态学基本理论〕 . 动态不平衡假说

动态不平衡假说

/dynamic disequilibrium hypothesis/
条目作者牛书丽

牛书丽

最后更新 2024-06-20
浏览 125
最后更新 2024-06-20
浏览 12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关于生态系统碳输入和碳输出之间动态变化规律的假说。

英文名称
dynamic disequilibrium hypothesis
所属学科
生态学

由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骆亦其于2011年提出。主要观点是生态系统碳输入和输出、生产和呼吸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稍受干扰就会发生大的动荡而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动态不平衡是定量陆地碳汇及评估其稳定性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核心。

动态不平衡假说的理论主要是基于两个相反的驱动力:生态系统内部平衡过程和外部驱动力。两者相互作用,维持生态系统动态不平衡。理论框架内容包括:①内部平衡过程涉及由植物、微生物以及动物驱动的光合和呼吸相关的有机碳代谢过程,包括碳库之间的碳转移,凋落物和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②外部驱动力包括干扰和全球变化。干扰包括人类土地利用变化(森林砍伐、城市化、农业活动、草地管理等),自然事件(昆虫爆发、火灾、火山喷发等)以及极端气候(洪水、干旱、暴风雨等)。全球变化包括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气候变暖、降水改变、氮沉降和植物入侵等。

碳动态不平衡是指,当碳输入大于碳输出时,生态系统表现为碳固定;当碳输入小于碳输出时,生态系统表现为碳释放。当没有干扰和全球变化的情况下,生态系统通过调整内部过程逐渐会使碳输入等于碳输出,即碳汇或碳源会随着时间消失直至达到平衡状态。外部驱动力(如干扰和全球变化)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碳过程和碳库大小进而导致动态不平衡。生态系统内部碳过程和外部驱动力的作用是相反的,它们相互作用并维持动态不平衡。

该假说主要用于预测干扰后碳循环的动态变化。主要预测内容如下:①一次干扰及其恢复会影响短期碳源和碳汇的变化,但不影响长期碳汇动态,除非干扰方式发生变化。②当干扰频繁发生以致阻碍生态系统完全恢复时,实际碳库比在平衡状态时小。③如果干扰和全球变化降低冠层光合碳输入和滞留时间,生态系统碳储藏能力会降低,反之亦然。④如果全球变化引发更频繁、更严重、更广泛的干扰,陆地碳存储能力降低,进而影响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⑤当全球变化和干扰导致区域碳平衡状态变化时,会对全球陆地碳汇不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该假说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动态变化和机理,但尚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

  • LUO Y, WENG E.Dynamic disequilibrium of the terrestrial carbon cycle under global change.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2011,26(2):96-10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