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生理学 . 采后生理

抗性诱导

/resistance induction/
条目作者田世平

田世平

最后更新 2023-08-01
浏览 135
最后更新 2023-08-01
浏览 13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利用生物源和非生物源物质在采前或采后处理果蔬,增强其自身的免疫力或对逆境胁迫的忍耐力的过程。

英文名称
resistance induction
所属学科
生物学

提高果蔬产品对病原菌入侵的抵抗力也是有效控制采后病害和减少农药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植物对病原菌侵染产生的抗性应答一般分为两类,即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和诱导系统抗性(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ISR)。通常认为SAR与诱导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 PRs)的表达有关,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被认为是诱发SAR产生PRs的关键信号分子之一;ISR诱发植物产生整株系统抗性,不涉及PR-蛋白的表达;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和乙烯则是诱发ISR产生的关键信号分子。果实在抵御病原菌入侵过程中,抗性相关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酶包括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 GLU),甲壳素酶(chitinase,CHI)、苯丙氨酸氨裂合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 GST)等抗氧化酶类。外源诱抗剂是通过激发相关酶及基因的表达,提高果实对病原菌的抵御能力。用于果实的生物源诱抗剂主要有生物拮抗菌(biocontrol microbial agents)、Harpins(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产生的一类非特异性蛋白质激发子)和寡聚糖(oligosaccharide);非生物源的诱抗剂包括SA、JA、草酸(oxalic acid; OA)和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 BR)等。病程相关蛋白的产生是诱导植物抗病性的重要生化机制之一,激发果实抗氧化系统的相关蛋白质及基因的表达也是诱导果实抗病性的重要机制。

  • CHAN Z L, QIN G Z, XU X B, et al.Proteome approach to characterize proteins induced by antagonist yeast and salicylic acid in peach fruit.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2007,6(5):1677-1688.
  • HUTCHESON S W.Current concepts of active defense in plants.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1998,36(1):59-90.
  • ROMANAZZI G, SANZANI S M, BI Y, et al.Induced resistance to control postharvest decay of fruit and vegetables.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16,122:82-9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