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预防医学领域 . 卫生学 . 放射卫生

X射线

/X ray/
条目作者苏旭邓君
条目作者苏旭

苏旭

邓君

邓君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552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55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波长0.001~10纳米的电磁辐射。其长波端与紫外线谱的短波端重叠,短波端与γ射线谱重叠。通常包括高速运动电子轫致辐射产生的连续谱X射线和特征X射线。

英文名称
X ray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W.C.伦琴[注]进行阴极射线实验时发现X射线,这种射线具有可穿透不透明物质,产生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见图)和使气体电离等特性。由于起初不知其本质,故称为X射线。

世界上的第一张X射线照片,所摄为伦琴妻子的手世界上的第一张X射线照片,所摄为伦琴妻子的手

X射线通常是由高速电子在真空中轰击靶而获得。在电子高速运动并轰击靶的过程中,电子突然改变运动方向、减速,其一部分动能转变为光子能量并发射出来,这种辐射称为轫致辐射。发射出X射线的能谱为连续谱,连续谱在短波端有一极限,X光子的最大能量为入射电子的动能。在伴随轫致辐射的连续谱X射线中,还可观察到分立的X射线谱线,这是靶原子外层电子跃迁到内层空穴而发射的单能光子,通常称为特征X射线,随靶元素而异。一个原子的若干条波长一定而强度较大的X射线簇组成该原子的特征X射线谱,可作为辨别不同元素存在的判断依据。

X射线穿透力较强,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在医学中广泛应用X射线开展诊断和治疗,在工业上利用X射线实施工件探伤等。由于每年开展有大量的X射线诊断检查,医用诊断的电离辐射(不包括放射治疗剂量)成为人工辐射的最大组成,是医用辐射防护的重要领域之一。

  • 潘自强,程建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7.
  • 方杰.辐射防护导论.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8.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